公主檀之沐偏爱鲜艳的红色,整座琉璃殿也是以红色装饰居多。
主殿气势恢宏,大小共计八扇门贯通内外。身份卑下的仆役只可从两旁的偏门进入。每一个初次踏入此地的宫女皆不禁心生敬畏,慨叹不已。
琉璃殿与余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完全不同。与多年战乱相关,余国历代君主皆崇尚外简内奢——对外示人以简洁质朴,恰似京城外围之城墙,以广袤的黑色彰显对外之抗拒;对内则奢靡浮华,仿若皇宫之主殿,内里金碧辉煌。
如此思想影响了余国人的穿衣风格,亦是以深色居多。第一个打破这种观念的不是檀之沐,而是公主的生母、余国昔日的皇贵妃、大将军嫡女秦沐珍。
从前只有深居后院的女人才会在家中穿得艳丽,一旦要走到人前,无一不是深色华服,将整个身体遮盖得严严实实。
贵妃却并非如此。在檀埕还是太子之时,便迎娶了两小无猜的秦沐珍,秦沐珍出嫁那年芳龄十七,彼时余国战乱纷争。
将军之女必然会武懂剑,秦沐珍也曾跟随父兄出征,但贵妃并非英气十足的巾帼英雄,更多时候,她是温柔的。
檀埕印象最深刻的那日,余国战胜,秦大将军凯旋而归。按照常理,君主与皇后应当亲自出城迎接,为将军接风洗尘。可檀埕没有皇后,他只有作为将军之女的贵妃。
就在那一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贵妃身着一袭华丽的金色霓裳登场,霓裳仿佛由无数金线编织而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清风微扬,裙摆轻轻摇曳。
贵妃灵动的双眸之上,是一对远山眉,头上的发髻,更是插满了各式各样的金钗玉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金珠相互辉映,映衬得贵妃整个人看起来雍容华贵、光彩照人。
以贵妃的说法,是彰显国之繁盛,如今余国早已不似几百年前那般,很多东西,也是时候该变了。
未几,此事便已传扬于余国朝野,皇宫中亦为之振奋,继而传至民间。诸多女子亦渐次随大流而改着艳丽之色,然而正值初行变革之际,颜色以浅色居多。
公主檀之沐于某次生辰宴上的红衣装扮,更为余国女子的衣着变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这座琉璃殿,当有人踏入其中时,首先映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