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形势,并非他们的本意。
吴三桂还希望朝廷能抚慰挽留,创名主贤臣之佳话。
撤三藩的圣旨传遍天下,吴三桂不止愕然,心中还十分失望。
在他看来,是皇家先不仁的,那就别怪他不义。
召来心腹密谋,暗地部署兵马,又与耿精忠加紧联络,准备叛变。
八月,朝廷派了顾命大臣赴云南、广东、福建等地,商讨移藩事宜。
九月,又命陕西总督、宁夏总兵接管云南军务。
吴三桂明面上敷衍拖延,暗地里加紧密谋,可却没有能站住脚的叛变借口。
毕竟是他自己上奏请求的撤兵,上面批复了,他又要不同意?
真要以此来起兵,只会背负万古的骂名。
但到底人多力量大,最后竟欲立明朝后裔以号令天下。
十一月,先杀了云南巡抚,又拘了按察使以下不顺从的官员。
接着就发布檄文,自称“天下水陆大元帅”,要兴明讨虏,三藩之乱由此开始。
前朝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后宫众人哪能一点消息都得不到?
年初的时候,太皇太后还因为这件事,跟皇上闹的挺不愉快的。
但到底她也没有拗过皇帝,最终还是走上了撤三藩的道路。
正因为前朝动乱,宜修要做的事才能趁乱成功。
皇后本来还很稳,没有着急找什么生子秘方。
可她从自己三叔那里听说了三藩的拥兵自重,又看到皇上太过激进,怕最后真的会发生什么不测。
如果她有嫡子傍身,到时家里再给些力,也不是不能效仿太皇太后当初做的事。
迫在眉睫,她急需生下嫡子。
劳动家里多多用心,帮她寻一些可靠的生子秘方。
就这样,转了不知多少手的方子,最终被送进了坤宁宫。
要是平时,皇后还是耐心多找几人试试方子。
可是现在嘛,她只恨不得立刻就怀上,哪有那么多时间等着试验。
而且卖方子的人也说了,这方子确实伤身,但绝对保证能怀上,还指定是儿子。
皇后身边的嬷嬷,也是一心为赫舍里家族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