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男知青提着东西跟着大队长走了。
那个说要去村民家里借住的女知青,见没有其他人和她一起,也不敢去,只好留在知青所。
大队长先把几个男知青领到大队部安顿下来,再把顾长清领回家。
见大队长领着个人回来,大队长媳妇诧异了一下,几个小孩也十分好奇的盯着顾长清看。
大队长道:“知青点不够住,这位顾知青,家里寄的铺盖还没到,暂时在我们家住几天。”
大队长媳妇一听,爽快道:“行,就住老三那屋。”
说着就去柜子里把小儿子以前用的铺盖翻出来给铺上了,对顾长清道:“顾知青,这是我小儿子的屋子,你这几天就暂时住这儿吧。”
顾长清连忙道谢:“谢谢陈婶!”
大队长姓陈,她媳妇大家都喊陈婶。
陈婶笑道:“谢什么!知青村民是一家,你今天能来我们家借住,也是缘份,中午就在我们家吃饭,也和我们家的人认识认识。”
她家老头子都当多少年大队长了,知青下乡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可从没往家里领过人。
这小年轻能让老头子去接人时直接领回来,肯定有领回来的道理,她自然不会摆脸色,这点数她心里还是有的。
她爽利,顾长清也不推辞:“多谢陈婶,那中午就叨扰了。”
文化人说话就是不一样,吃饭说叨扰,他们村里就叫吃饭。
陈婶笑着摆摆手,出去了。
顾长清开始收拾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
借着手提包的掩护,从包里拿出毛巾、牙刷、牙膏、肥皂、卫生纸等洗漱卫生用品,以及水杯,搪瓷缸,碗筷等日用品,摆放在桌子上。
到了中午,外出上工的人回来了,外面响起动静。
大队长共三个儿子,除了外出当兵没在家的小儿子,二个儿子都已经娶妻生子,家里如今有九口人,是个热闹的大家庭。
早上顾长清过来时,家里儿子儿媳都在上工,如今回来,家里一下就热闹起来,几个小孩儿喊爸爸妈妈的声音,很是密集。
陈大哥陈二哥去厨房帮忙端茶,陈大婶陈二婶给几个孩子洗手,准备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