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穿越嘉靖,我成功修仙! > 第75章 军校与辅导员(1/3)
    听朱标问到如何培养武将,如何安置劳苦功高的武勋。

    朱厚熜一拍脑门,暗道“我怎么没想到,科举制度不仅针对文官,还有为武将设立的武举啊!缺了武举改革,任务能完成才怪!”

    这一刻朱厚熜明白了自己的任务进度为什么会卡在70%那么长时间都没有动静了。

    朱元璋疑惑地问道:“厚熜,你这是?”

    朱厚熜略带尴尬地说道:“没什么,只是经过懿文太子这一提醒,我突然想起之前说科举制度的时候,竟然把武将给漏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说道:“无妨,说说你的看法便是。”

    朱厚熜没有立即回复,而是踱着步子思索着该如何去改进武将的培养制度。朱元璋父子没有催促,只是一边喝着茶,一边等待。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时间,理清思路的朱厚熜说道:“太祖爷,我是这么想的,如今我大明的武将基本都是开国武勋,今后我大明的武将绝大部分也会是勋贵之后。

    这样的好处就是他们从小就能够接长辈的教导,有机会接触到寻常百姓接触不到的兵书,而且有长辈言传身教,成才的机会更高。”

    朱元璋点头说道:“不错,兵书就是武将们赖以传承的基础,比那些四书五经还要珍贵得多,有的时候甚至连旁系子孙都学不到核心的兵法。”

    朱厚熜语气平缓地说道:“但凡事有利就有弊,这种家族式的传承方法最大的弊端无法源源不断地培养大批量的武将。

    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或者出现大规模的武将阵亡,武勋传承会直接出现断代。甚至武将被打断‘脊梁’,自此一蹶不振,被文官全面压制的情况。

    即使没有出现断代,随着时间推移武勋之间互相联姻,就会出现你是我的亲家,我是他的远房亲戚的情况。

    届时形成一个固化利益集体的武勋还能有多少真本事可想而知。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多事情坏就坏在这里!”

    朱元璋叹了口气说道:“你说得不错。”

    朱标则是问道:“既然嘉靖帝你清楚勋贵武将传承的弊病,不知可有什么好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朱厚熜挽了挽袖口说道:“我的建议就是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