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钞与大明的货币制度。”
朱厚熜此言一出,朱元璋顿时有些无法理解,于是开口问道:“厚熜,刚才还说着遏制贪腐,怎么又说到宝钞上来了?”
朱厚熜笑着说道:“官员贪腐除最常见的就是做账、漂没、盗卖官粮军械之后火龙烧仓平账以及火耗。”
“刚才我说的复式记账法可以解决大部分做账的问题,而太祖爷设下的锦衣卫、六科御史等手段可以交叉监察,去解决一部分的漂没和盗卖粮草军械之事。这样一来剩下的最大问题就是火耗问题。”
朱元璋捋了捋胡子,认真地思考朱厚熜的话,一旁的朱标则是问道:“嘉靖帝,你说的火耗是指‘淋尖踢斛’、‘大小斗’吗?”
朱厚熜有些意外地看向朱标,没想到这位史上最稳太子爷竟然也知道这里面大明门道。
“不错,很多胥吏在向百姓收税之时,都会使用‘淋尖踢斛’、‘大小斗’的方法,坑害百姓为自己牟取私利。”
朱厚熜回答道:“并且朝廷税收中以各种实物为主,这些实物尤其是粮食、马草等实物在运输的过程中会有损耗,所以很多时候官吏会多收一笔。
然而朝廷并没有规定这类‘火耗’的具体数量,且各布政使司运转粮草之时走过的路途远近不同,这类‘火耗’就成了一笔害民的糊涂账。”
朱元璋皱着眉头问道:“那以你之见,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朱厚熜笑着说道:“既然实物税收不行,那就不收实物了!”
“不收实物?”
闻言,朱元璋眉头皱得更紧,片刻后朱元璋摇了摇头说道:“厚熜,你说得不现实,不收实物收什么?铜钱吗?”
朱标这时也说道:“嘉靖帝,你也是我大明皇帝,且不说铜价出入问题,应该知道我大明缺铜!”
“而且若是收铜钱,百姓秋收之时卖粮换铜钱然后交税,必然是低价卖粮。待冬天熬不过去需要粮食或者次年播种需要种子之时,再去买粮又会遇到高价买粮!”
说到这里朱元璋摇了摇头道:“如此一来一回,百姓反而会过得更差,还不如收粮食!”
朱标这时也点了点头道:“父皇说得不错!”
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