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749局:第九调查处 > 第286章 发现:三柱石(2/4)
    “李之藻与利玛窦的交往甚密。”

    “他曾经跟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历算。”

    “有趣的是来了,徐光启与李之藻,都跟利玛窦学过数学,而且还翻译了西方的数学书籍,《几何原本》。”

    “而因此,改变了中国数学发展的方向。”

    “我为什么说是有趣呢?”

    “你们知道的,我不仅把我们华夏的历史都翻看了个遍,西方的历史,我也看过。”

    “从而在其中,我看出了一些端倪。”

    “整个明朝的时间是:1368年―1644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14世纪-17世纪。”

    “欧罗巴的文艺复兴,是从14世纪-16世纪。”

    “这时候的欧罗巴,有点像是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嘿,这可比我们的百家争鸣,相差了1500年啊。”

    “而当时的明朝,与17世纪初的欧罗巴相比,在基础算术、几何等领域的水平差距并不明显,相反,还略胜一筹。”

    “我们传下来的《九章算术》中的线性方程组解法,与欧罗巴文艺复兴的数学水平是差不多的。”

    “可要知道,《九章算术》在汉朝时期可就有了。”

    “非要说我们的不足的话,那就是我们华夏的传统数学,依赖的是算筹和口诀。”

    “这就导致缺乏独立于自然语言的符号系统,知识传承和理论扩展受限。”

    “而欧罗巴在文艺复兴之后,则是建立了以符号为逻辑的书面表达形式的体系。”

    “我们明朝的数学家王文素,在《算学宝鉴》中已提出高次方程数值解法。”

    “与同一时代欧罗巴的数学家费罗(公元1465年-1526年)的三次方程解法水平相当。”

    “王文素的《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成书于1513年。”

    “但是非常可惜的就是,历史上对于王文素的生卒年没有详细的记载。”

    听到这的时候,张金堂眨了眨眼。

    “二郎,我算是听明白了。”

    “所以说,这就给西方的有心之人,一个可寻的漏洞了是吧?”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