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登基后,改元永乐,开启了属于他的时代。林尘因辅佐之功,成为朱棣最为倚重的谋士之一,被赐予高官厚禄,然而林尘所求并非这些世俗名利,他一心只为大明的繁荣昌盛。
朝堂之上,朱棣意气风发,对着满朝文武说道:“朕既登大宝,当有一番作为。如今大明虽初定,但内忧外患仍存,众爱卿可有良策?”
林尘出列,恭敬说道:“陛下,当务之急,是稳定民心,恢复生产。靖难之役,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田地荒芜,民生凋敝。陛下可减免赋税,鼓励农耕,兴修水利,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朱棣点头称是,当即下令推行一系列利民政策。在林尘的建议下,朝廷招募流民开垦荒地,发放耕牛、种子,又调集人力物力,修缮各地的水利设施。一时间,全国上下,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数月之后,各地捷报频传,粮食产量逐渐恢复,百姓生活趋于稳定。朱棣大喜,对林尘说道:“先生之策,果有成效。如今民生已稳,朕欲扬我国威于四海,先生以为当如何?”
林尘目光坚定:“陛下,可派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贸易往来,互通有无,既能彰显我大明的繁荣昌盛,又能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
朱棣采纳了林尘的建议,命郑和组建船队,筹备远航。林尘运用修仙传承中的天文地理知识,为郑和绘制了详细的航海图,又传授他一些航海中的避险之法。
郑和率领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一路上,他们历经风雨,克服重重困难,抵达了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东海岸的诸多国家。每到一处,郑和便向当地国王赠送珍贵的丝绸、瓷器等礼物,展示大明的富庶与友善。同时,也与各国开展贸易,带回了香料、珠宝、药材等奇珍异宝。
随着郑和船队的一次次远航,大明的名声传遍了海外,各国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朝贡,与大明建立友好关系。朱棣在朝堂上接见各国使者,看着那琳琅满目的贡品,心中满是自豪,对林尘说道:“先生,这一切皆有你的功劳。”
在稳定内政、发展外交的同时,朱棣也有着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北方的蒙古残余势力,时常侵扰边境,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朱棣决定御驾亲征,讨伐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