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 第58章 选官制度(1/3)
    回到宫中,朱由哲让人找到张国维的档案。

    张国维,浙江东阳人,天启二年进士。

    历任番禺知县,刑科给事中,礼科都给事中,太常少卿等职。

    崇祯七年,擢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南直隶十府,因而有十府巡抚之称。

    崇祯十二年,升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监管漕运。

    崇祯十四年,改兵部右侍郎,督淮、徐、临、通四镇之兵。

    从崇祯七年到崇祯十四年,从七品县令到朝廷大员,张国维把刑部、礼部、工部、兵部四个衙门的官当了个遍。

    但张国维的主要功绩却是在河道治水方面。

    从崇祯七年开始,他便主持修建了建昌、太湖二城。疏浚了松江、嘉定、上海、无锡等地的河道。修筑了吴江、江阴、苏州等地的漕渠。

    在张国维主持期间,漕运通畅,南地水患平息。

    特别是,张国维利用自己十几年的治河经验,写了一本七十万字的《吴中水利全书》。

    这妥妥的一个水利专家。

    而且,张国维为人宽厚,很得士大夫之心。在他担任十巡抚期间,郡县遭灾,他上书请求拨粮,救了无数灾民的性命。

    在山东遭灾之时,张国维又紧急从江南募粮数十万石,以平价售出,使很多贫民得以活命。

    在张国维担任十府巡抚时所在的治所苏州,百姓更是对他推崇至极。在他离任之后,竟给他建了生祠。

    有魏忠贤的生祠事件在前,这在大明是难以想象的,关键是崇祯皇帝还没有因此而惩治张国维。

    看到这里,朱由哲有点理解蒋德璟为何说张国维能借来钱粮了。

    张国维所督领的十府恰好是整个大明最富裕的地方,而张国维在当地又有着其他官员难以匹敌的威信。

    若他出马,说不一定真能弄到钱粮。

    在原有的历史中,崇祯皇帝确实曾寄希望于张国维,让其南下筹饷,而张国维也保证在一个月内筹银五十万两。

    可惜的是,张国维离开后十日,京师就沦陷了。

    面对这样一个人,朱由哲有点可惜的同时,又满心奇怪,忍不住抬头看向飘在高处的朱由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