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 第103章 朝政处置权(2/3)
看明白了,财赋才是一切。

    以朝廷的名义开办这些,赚取钱财,好补充大明财赋的紧缺,或许是挽救大明的另外一条路。

    这段时间内,蒋德璟感觉自己是越来越看不懂崇祯皇帝了,总有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

    但崇祯皇帝做的,到目前看,似乎大多都是对的。

    在路上,蒋德璟见到了李邦华。

    还是坐着辇,被几个内侍抬着。

    莫名的,蒋德璟有点羡慕李邦华。

    这样的礼遇,从古到今又有几个臣子享受过?

    李邦华看到蒋德璟,不能再坐了,下了辇,和蒋德璟一路走着说话。

    两人谈到京师的那些流民。

    蒋德璟正为如何安置他们头疼不已。

    流民众多,即使每日两顿稀粥,每天的消耗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这些流民聚在一起,难免生乱。

    李邦华却想到了一个方法,就是以工代赈。

    这些流民以青壮居多,因为老弱的,基本上早就饿死了。可以以朝廷的名义让他们做事,而提供给他们吃的。

    这样既可以帮朝廷解决劳力问题,也可以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避免他们饿死,最主要的是让他们有事做。

    人闲下来,就容易惹事。

    让他们忙起来,就不会轻易惹事了。

    而做事。

    既然是朝廷要防守京师,那就主要着重于这方面。

    例如,修补破损的城墙,挖宽、挖深护城河,甚至将京城外方圆三十里的树木全部砍掉。

    可以让他们利用砍掉的树木在城外建木屋大房,安置他们自己,让他们暂时有个地方居住,不再受冻饿之苦。

    有用的,无用的,总之,让他们忙起来。

    蒋德璟想了想,感觉可行。

    两人约定好,一会共同向崇祯皇帝奏报。

    但到了宫门口,守军的禁军却不放他们进宫。还说陛下身体抱恙,正在休养,不见任何人。

    李邦华眉头紧皱,但什么都没说。

    但蒋德璟却不干了,叫嚷着崇祯皇帝已经两天没上朝了,朝廷有那么多事等待其处置。

    就是身体抱恙,他们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