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 第144章 给赞画定品(1/3)
    王承恩听闻崇祯皇帝来京营了,便急匆匆的赶了回来。

    在他身后,还跟着原先的左都督,现在的新设军械局的主官刘文耀。

    最初,朱由哲还奇怪呢!为何王承恩会不在京营?在询问过后,朱由哲这才明白了原因。

    现在王承恩主管两万厂卫,这些厂卫不同于一般京营士卒,缺少铠甲,武器基本上都是长刀。

    为了提升厂卫的战力,也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凭持,王承恩就想到了负责制造火器和兵械的军械局。

    想要刘文耀优先给他提供一些火铳,不要多,一千杆就行。

    朱由哲转向刘文耀,“那你答应他了吗?”

    刘文耀偷偷看了看刘文炳,接着满是委屈的说道:“陛下,军械局的火铳要优先供给神机营。现在虽然增加了产量,每个月能达到两千杆。但良率太低,最终一个月能交付的不过一千二百杆左右。”

    “若这次给了王公公,其他如五军营的将领也来要,到时候臣是给他们还是不给啊!”

    “而且这样拖延下去,神机营的缺额什么时候才能补齐啊!”

    刘文炳微微欠身行礼,“陛下,现在神机营有八千士卒,而火铳只有三千多杆,平均两个人还不到一杆,因而只能轮番训练。而且因为之前制作的火铳质量都不高,多次使用后,有的已经不能再用。”

    崇祯皇帝的这两个表兄弟一唱一和的,直接把王承恩晾在了一旁。

    主题意思就两个字,不给。

    王承恩当然不愿意放弃,向前一步,拱手道:“皇爷,奴婢不要太多,没有一千杆,几百杆也是可以的。孩儿们这些日子训练甚苦,一心想着为陛下尽忠,为大明尽力。”

    “但看着什么都优先补充给京营士卒,而自己连身铠甲,连件像样的兵器都没有,心中难免……”

    “望陛下怜悯!”

    说着,王承恩深深的弯下了身。

    哭穷。

    哭的还有点不要脸。

    王承恩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怎么可能委屈成这样的受气包?

    如此表现,无非是让崇祯皇帝替他做主,为他手下的厂卫多讨要一点东西。

    朱由哲面带苦笑,不由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