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 第228章 行途(1/3)
    朱由哲骑着马,王辅臣在旁陪着说话,行的很慢。

    毕竟,后方的车里还有苏醒不久,一言不发的李岩。

    李建泰同意了,选择留在山西,兴建公学。

    说是山西,实际上山西五府三直隶州,目前仍旧在大明手里的不过一个大同府以及太原府北部地区。

    所以,接下来李建泰会很闲。

    对于李建泰这个人,朱由哲倒不是很讨厌,只是感觉他有点才不配位。一个内阁大学士,吹牛的本事不小,做事的本事没半点。

    但现在朱由哲还真不能罢了,甚至是降了他的官,毕竟朝内衮衮诸公,也只有他主动提出散尽家财,出外抗贼。

    虽然李建泰在山西的表现可以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来形容,但他主动的态度,朝臣都看着呢!

    而且他这次又死里逃生,若此时惩治李建泰,那不就是向天下人显示大明天子生性凉薄呢!

    到时候还有谁愿意主动去做事。

    所以,这时朱由哲这个时候不但不能惩治李建泰,反而应该对他大加褒奖,给予重用。

    但朱由哲特别不想李建泰回京师。

    内阁五辅臣,各自代表着不同的势力。到时候很可能李建泰帮不上什么忙,反而把局面搅的更乱。

    而兴办公学也不是朱由哲一时兴起,而是长久思虑后的结果。

    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都是从教育开始的,而兴办学校就是最快的办法。至于要建什么样的学校,那是将来之事,但至少应该把它们先建立起来。

    等以后,再统一教材,分教学科,施行什么小学、中学、高中等等之类的,但首先得有一批可以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学堂进行推广。

    李建泰名声够大,官职又够高,再加上他能力低,做建公学这样没技术含量的事也不可惜。

    让他去建,等将来再派合适的人接管就是了。

    在天下勤王大元帅这样的诱惑下,李建泰同意了,而且觉得这是天子给予他的重任,然后愉快的接受了。

    了却了这件事,朱由哲心情很好。“辅臣啊!以后你是想待在朕身边,还是出外领兵啊!”

    王辅臣笑道:“当然是待在陛下身边了。吃香的,喝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