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的。
在明代,凡是能读书的,要么家中有钱,要么家中有权,岂会是普通人?
张献忠杀了那么多人,必将遭受当地乡绅的疯狂反扑。
而张献忠未必能挡得住他们,至少在成都待的不安稳。而一旦待不下去了,张献忠就只有三条路可走。
一条是向北进攻汉中。
一条是向南,向云贵方向走。
还有一条是向东,去湖广。
而目前,四川由高斗枢和秦良玉坐镇。无论是川南、还是川东,明军都部署了重兵。
张献忠前去,未必能讨得便宜。
只有向北,因为李自成进攻山西,导致汉中、乃至陕西的兵力都不多。
所以,张献忠极有可能北进,那对大明来说,只有好处。
看朱由哲眉头紧蹙,但没有表态。凌駉将那封塘报搁置在一边,拿起另一封糛报往下念去。
郑芝龙令其弟郑芝豹,义子郑彩携带五十艘海船,船员五千抵达天津。
朱由哲眉头一挑,顿时高兴起来,“凌駉,替朕拟两道圣旨。一道封郑芝龙为南安伯。另一道让郑成功前往天津接收这五十艘海船及五千士卒。至于接收之后,……”
朱由哲想了片刻,说道:“让郑成功带这五十艘海船前往登莱,一切听从黄蜚的指挥。”
凌駉很快研好了墨,写好了圣旨,呈给朱由哲看。
朱由哲感觉没大错,签上自己的名字,让发往京师。
圣旨只有盖上天子之印才算有效,而这天子大印是由王承恩保管的。但出京时,朱由哲让王承恩交给李邦华,而其只负责秉笔。
这道圣旨传到京师,王承恩书写,李邦华盖章,这才算正式完成。
王辅臣煮好了茶水,端了过来。
朱由哲接过,先弄了一杯给李岩,这才端起喝。“凌駉,你继续念。”
其他的并无大事,无非是朝廷的一些争斗,李邦华劝谏让朱由哲尽快回京,马士英收复襄阳的过程,还有高杰、王永吉等人和刘芳亮的交战情况。
朱由哲听着,一一做了处置。
等休息好了,朱由哲让其他人先去准备,留下了凌駉,问道:“知道怎么当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