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 第240章 孤注一掷(1/3)
    朱由哲毕竟是现代人,某些观念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在他这里完全不适用。

    朱由哲看到的是所有女子被困在家中,有才不得施展,这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浪费。

    上九流,下九流,医者恰好属于中间的那一档。而就这个职业而言,男女并无太大区别。

    也是适合做出改变的职业。

    而且因为女性比男性更加细心,在照顾人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就如护士,女性显然比男性更为合适。

    在原平之时,朱由哲便看到无数死伤,而因为医官数量有限,很多人在得到医治之前便死了。

    而收拢、医治伤者,往往在战事之后。有些受伤者,明明只是小伤,但因为没人管他们,最后因失血过多而亡。

    就这个疑惑,朱由哲曾询问过周遇吉。为什么不招募更多医官,对那些伤者立即医治?

    这个大明最后的脊梁沉默了好久,最后给出一句至今想起,依旧让朱由哲振聋发聩的话。

    因为医治那些伤者所耗的药材、精力、时间比他们的命更值钱。

    人命无价,那得看是谁的命。

    能得到医治者都是将领,而那些小卒乃至低级的将官,没人在乎他们的死活。重新招募或者培养一个远比医治他们更加简单。

    但在朱由哲看来,把普通士卒当成消耗品,那普通士卒又何不把他们当成随时可抛弃的存在。

    这种做法是错的,即使这个时代也是如此。要想别人效命,那就首先应该把他们当人看,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

    自那时起,朱由哲就下定决心,应该招募更多的医官,应该建立医院,应该给予普通士卒以更多的照顾。

    从代州出发之时,朱由哲便写了一道圣旨,让人送往京师。从太医院,还有各地招募会治外伤的医官一百名,送往代州。

    但随着保定这边形势突变,朱由哲又派人通知让他们前去保定。而又让冯铨在涿州当地选用医官二十,以及大量药材。

    躺在床上,朱由哲想着。

    或许可以让一些酒坊多蒸馏几次,提高酒的纯度,直接当医用酒精用。也可以在傅山发行的报纸上,贴出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