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太祖评价倭寇国的诗,把整个倭寇国比作井底的癞蛤蟆,如跳梁小丑一样。】
“太白兄,评价一下。”
已经来到贞观时空的李白面对魏征的提问表示不想说话。
“有时间要见见这位洪武皇帝了。”李白默默的写下了一首诗,和朱元璋写的诗的意思大致相同。
“张彦,后世有福了。”李丽质笑嘻嘻的看着张彦。
“无所谓,反正我不学了。”张彦表示能接受,应该说让李白多写个几百首才好。
曾经淋过雨的人,总是想把别人的伞掀了。
【王朝建立时,都会派遣使者通知周边国家,让四夷臣服,大明同样如此。】
【而在这些小国中,出了一个倭寇国,当时的倭寇国处在内乱时期,也就是倭寇国的南北朝时期。】
【大明国书被送到了南朝,当时的倭寇国因为内乱,很多浪人都在沿海劫掠,明太祖击溃张士诚后,张士诚的残部就和倭寇勾结。】
【所以大明国书中的言辞就比较霸气了。】
【上帝好生恶不仁者。向者,我中国自赵宋失驭,北夷入而据之,播胡俗以腥膻中土,华风不竞,凡百有心,孰不兴愤?自辛卯以来,中原扰扰,彼倭来寇山东,不过乘胡元之衰耳。朕本中国之旧家,耻前王之辱,兴师振旅,扫荡胡番,宵衣旰食,垂二十年。自去岁以来,殄绝北夷,以主中国,惟四夷未报间者,山东来奏倭兵数寇海边,生离人妻子,损伤物命。故修书特报正统之事,兼谕倭兵越海之由。诏书到日,如臣,奉表来庭;不臣,则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应天休;如必为寇盗,朕当命舟师扬帆诸岛,捕绝其徒,直抵其国,缚其王。岂不代天伐不仁者哉?惟王图之。】
【但是南朝的怀良亲王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二百五,直接杀掉了大明使臣。】
【消息传回大明后,明太祖大怒,准备教训一下倭奴国,但是当时大明还有很多敌人没有消灭,再加上元朝东征倭寇时遭遇台风,倭寇侥幸挡住了元朝大军。】
【所以明太祖就暂时没有搭理倭寇国。】
【洪武十四年,倭寇国来到了大明,希望大明能接受他们的朝贡。】
【但是明太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