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没好好背《滕王阁序》的。
有一说一,当时主播扮演的王勃,虽然只作了《滕王阁序》,但那质量是真没得说。
孟郊,韩愈他们这几个月虽然作了不少诗,质量虽然也不差,读起来也有画面。
可跟王勃一比,真有些差了,可惜王勃只活到了26岁。”
“我就喜欢王勃那种高质量的。”
时间飞逝,转眼又是两月过去。
此时朝廷吏部今年的诠选结束,韩愈并没有通过。
唐朝的科举尚不成熟,科举分好几种。
一种是考上进士后,出身足够好,那吏部选士就是走个流程,比如柳宗元。
第二种也是考上进士后,可以直接投卷,往礼部投的叫公卷,往达官贵人那里投的叫行卷。
名字虽然不同,但是结果也差不多,那就是你要么身后有贵人,要么贵人看上你。
这看上之后,吏部选士的时候,也能大大增加考官的好感度,虽然比出身好的要难点,但被选中的希望就大很多,比如白居易,比如刘禹锡。
最后就是硬考。
就是像韩愈这种寒门出身,既没靠山的人,还不懂走关系的人。
这种就是纯看运气,也许人家看你名字起的不错,就让你过了,也许看你名字不咋地,就一直卡你。
唐朝的考试,都是不糊名的。
所以韩愈没被吏部选上,可太正常了。
“走了,出去转转,不就是一次诠选落第嘛,至于这样一天天窝在家里?”
这天陆远找上了韩愈。
“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唉”
韩愈摇了摇头,整个人颓废至极。
其实韩愈的接受能力还是挺强的,可这两月之前是大起,两月之后是大落,多多少少让他有点抑郁。
“依我看,是长安百万家,处处有所依,走了,今晚春风楼算我的。”
陆远开口道。
“一言为定,走。”
听到陆远这话,韩愈脸上的愁容似乎瞬间就消失了,只是眼神中还是有些抑郁之色。
“吃,好马真乖”
“咦?”
长街上,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