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袁老,袁老千古!!!”
“一亩地只有一石?这是不是太少了,年产也就两石,一石有多少来着?”
“一百二十斤左右吧,前面主播说过的。”
“亩产才两三百斤?这古代的稻谷和现代的差这么远吗?”
“杂交水稻出来之前,我们用了各种肥料,一亩产出来的粮,也就四百来斤,古代少了很多肥料,两三百斤估计还要是丰年,若是灾年的话,可能一百斤都弄不到。”
“多的不说,只有感谢袁老和一众科研工作人员了,他们是真让我们吃饱的人。”
“话是这么说,可主播这次发善心,很有可能会改变历史,导致扮演失败。”
“不是已经失败了嘛,还怕什么改不改变的?再说了,就这么几个小山村,几十百来户人家,能改变什么?”
贞元八年九月底,洞庭地界,上湾村,下湾村等几个村庄的交界处,来了一个年轻道士,请人筑了一间道观。
大家不知道道士的真名叫什么,只知道他道号盘谷子。
道观建成之后,盘谷子开始在道观中讲学授武。
教人识字,教人练武。
村中所有稚子都能前去听课,不收学费,还管伙食。
附近村子的人,在得知这消息之后,纷纷将自家孩子放了过去。
这一教,就是四年,时间悄然来到了贞元十三年春。
“于志,为师要出去一趟,也不知什么时候回来。
这四年来,你学的最认真。
认字最优,理解最优,武艺最优。
为师给你留一些书籍钱财,你以后便代为师授课吧。
若是为师三年未归,你可以将道观托付给最优者,自己出去走一走。
去看一看这世界,看一看天下。
当然,为师教你的这些东西,并不适合科举,所以科举之事,就不要去参加了。
以你的身手,可以去军中走一走,更容易博出一番功绩。”
这一天,陆远唤来了自己最为得意的弟子,于志。
他就是先前那个捡稻穗老妪家中的大孙子。
如今年纪已经十六了,很是聪慧,不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