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今岁各地水患方息,民生初定,臣以为当以节俭为要,略备薄宴,表天家恤民之意,亦不失佳节氛围,望陛下圣裁。”
此语一出,朝堂东侧,几位素日以清正、恤民着称的老臣纷纷颔首,交头接耳间,满是对这番言论的赞许,仿若一串连锁反应。
周遭低语声皆在附和“节俭为宜,不可奢靡”。
未等附和声歇,只见从西侧武将队列中,跨步走出一员大将,身形魁梧壮硕,声若洪钟反驳:
“哼,七夕乃我朝重要节庆,百姓尚张灯结彩、阖家欢庆,天家怎可寒酸行事?”
“当大办特办,彰显皇家气象,扬我朝国威,也让臣民共沐圣恩,知晓陛下与民同乐之心,若办得小家子气,反倒失了体面!”
言罢,虎目圆睁,扫向东侧文官,似在等一场唇枪舌剑的辩驳。
刹那间,朝堂像炸开的油锅,两拨阵营迅速明晰。
主张节俭者引经据典,大谈“成由勤俭败由奢”,痛陈往昔奢靡致国衰之鉴,句句掷地有声,忧心忡忡之色尽显。
力主大办者则豪情万丈,以“恩威并施、凝聚民心”为由,将节庆视作皇权展示、江山稳固之必需,言辞激昂间,满是对荣耀皇家的执着扞卫。
谢淮钦立身其间,犹如置身惊涛骇浪的扁舟,心潮起伏难平。
他深知两边所言皆有其理,节俭可安百姓、固根基,大办能耀国威、聚人心,目光悄然投向御座,只见圣上神色凝重,似在权衡利弊,并未即刻表态。
谢淮钦暗自捏紧了手中笏板,脑内思绪飞转,斟酌着若有机缘进言。
该如何寻那折中之法,既能全皇家颜面,又可顾苍生疾苦,可在这剑拔弩张、党派鲜明的朝堂
新晋翰林的他,一时也不敢贸然发声,只静静等待局势的进一步变化。
晚些时候,眼见争论愈发胶着,大有水火不容之势,皇帝轻咳一声,满殿瞬间鸦雀无声。
皇帝目光威严,缓缓开口:“众卿所言,各有其考量。
七夕盛宴,关乎国体民心,朕需再斟酌斟酌,卿等且退下,礼部先拟两版方案呈上,再做定夺。”
话落,朝臣们躬身齐呼“遵旨”,一场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