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点的,哪轮得到他们一直风光。”
说话时,嘴角带着一丝轻蔑的笑意,声音不大不小,却刚好能让周围一些人听到。
谢淮钦和舒月对视一眼,心领神会。
舒月并未直接上前打听,而是在布摊附近徘徊,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她深知,直接询问很容易引起怀疑,必须巧妙地从旁入手。
不一会儿,发现一位妇人在和摊主抱怨物价上涨,生活艰难。
那妇人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旧衣,面色蜡黄,眼神中透着疲惫。舒月走上前去,加入了她们的谈话:
“大娘,您说得太对了,我爹做点小生意,也总被各种税赋压得喘不过气。”
“不过听说最近科举,好多人家都花大钱准备,说不定能改变命运呢。”
说话时,语气中带着几分羡慕和好奇。
妇人叹了口气:“唉,姑娘,你还年轻,不懂这其中的门道。”
“有些富家子弟,家里早就花钱打通了关系,哪是咱们这些穷人能比的。”
说着,无奈地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对现实的无奈。
舒月故作惊讶:“怎么会这样?科举不是为我朝选拔人才的吗?”
表情十分逼真,仿佛真的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
妇人警惕地看了看四周,低声说:“姑娘,小声点,这世道,有权有势的人想怎样就怎样。”
听说这次科举背后,有很大的官在撑腰,那些富家子弟送了大量金银财宝,就等着高中后飞黄腾达呢。”
她的声音压得很低,生怕被别人听到。
舒月适时地露出愤怒的表情:“这对那些努力读书的寒门学子太不公平了!”
“大娘,您知道是哪些大官在背后操作吗?”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急切。
妇人连忙摇头:“这我可不敢乱说,只是听我家男人在外面做工时听来的。”
“姑娘,你可别到处传,小心惹祸上身。”说完,又紧张地看了看周围。
舒月谢过妇人,回到谢淮钦身边。
谢淮钦一直在留意这边的动静,轻声问道:“可有收获?”
舒月把打听到的消息详细告知,谢淮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