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131章 入住学舍(已补上)(1/6)
    讲习会,是一种常见的学术交流活动,是集体学习和讨论的重要形式。

    会定期举办,比如每旬一次,大家参与讨论或者提问,进行思维碰撞,交换不同的观点。

    林向安听完孙文石的解释,觉得挺像学习讨论小组。

    学习不能闭门造车,这个方式的确不错。

    “好啊,现在邀请几个人了?”

    孙文石不好意思地笑道,“嘿嘿,这是刚提议的,目前就我们仨。”

    他要不答应,合着就两人啊!

    “你心里有其他人选了吗?尽量找志同道合的比较好。”

    成为秀才后,孙文石早早就调查了县学的情况,便将情况告诉了林向安。

    “我估算了一下,县学的秀才大概100人,其中廪生不到20人。

    咱们这一次考中的12个秀才,就你是廪生,入读县学目前是6人。

    别看大家都是秀才,有些人资历很深,在这里待的很久。

    暗地里排挤很严重,竞争很激烈。

    毕竟,除了岁试和科试外,咱们还要月考和季考。

    成绩一直垫底的,除了会被开除,还可能褫夺秀才身份。”

    点了点头,林向安明白这个道理,考中举人的毕竟是极少数。

    而且廪生的头衔,也不是一直都能保留的,必须在三年一次的岁试中,考中一等生才行。

    岁试中,只有考中前四等的生员,才可以参加科试。

    而科试成绩前两等的生员,才有资格去参加乡试。

    这种考试模式,明显大家都是竞争对手。

    “嗯,这我知道的,下一次岁试是明年举办吧?”

    既然成为了秀才,那么下次的考试资格条件,就得了如指掌。

    毕竟只有考中举人,才是大多数秀才的终身目标。

    至于考中进士,那真是极少数人。

    孙文石轻轻一笑,温声说道:

    “对的,这次院试主考官李学政,今年任职最后一年。

    明年会来新的学政,一般第一年岁试,第二年科试。而下一场秋闱,就是后年八月。”

    在江南地区,乡试往往在秋季举行,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