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就选择份量重的人,周教谕和李夫子应该没问题。
至于文化专栏直接让段昊初、孙文石、杨辉、邵明四个人一起写,对联林向安还能记住不少,就出上联,让人对下联,留个悬念。
虽然林向安脑海里有许多经典的诗词,但这说多了容易穿帮。
但凡有学问的,很容易拆穿。
一首诗词,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内在,反应了一个人真实情感领悟。
不同的诗词,一个人说出来,经不住推敲,反而弄巧成拙。
至于书香话题,直接林向安自己上,他一个13岁小三元,学习经验还是能说道的。
定下来之后,林向安就变得非常忙碌了,甚至连选修课都没去上了。
知道林向安他们举办学报,被同窗们嘲讽后,邱焕庆幸自己选择退出。
“陆兄,我们当初没错。”
邱焕轻声说道,语气中有些许的庆幸,“这些人还真以为可以凭着几个人的热情就能办好一个学报,现实可不像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陆肖也点了点头,面露笑意:“是啊,连连遇到困难,费力不讨好。”
“嗯。”陆焕的嘴角勾起一丝轻蔑,“我看他们肯定会因为琐事烦得不想做,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
每当听到周围学子的讨论,他们俩就更觉得庆幸自己没有参与。
“你看他们忙成什么样子,”邱焕冷笑一声,“他们以为凭一腔热血就能做出事,最终不过是个笑话。”
陆肖也忍不住笑了:“就算能勉强出一期,能有多少人真正看呢?我看大多数人都只是抱着‘看好戏’的心态,等着他们摔跟头。”
两人对林向安他们的困境并没有丝毫同情,反而从中得到了某种满足感。
毕竟,自己早已做出了明智的选择,避免了卷入这些麻烦之中。
陆肖的语气轻松,眼中透着几分得意,“我们至少可以安心读书,不用被这些琐事牵绊。”
两人说完,继续走向自己的书房,心情愉悦,心里默默庆幸着自己的决定。
虽然学报还没正式出世,但他们心里已经做好了预期:
这场看似“新潮”的尝试,注定会是一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