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 > 第40章 生或死(5/6)
黑青斑东方鲀(tetraodon nigroviridis)和斑马鱼的基因序列图谱,发现红鳍东方鲀和黑青斑东方鲀骨骼肌的nav14通道发生了变异,正是这种变异使河鲀具有抵抗河鲀毒素的能力。红鳍东方鲀和豹纹东方鲀的变异类似,都是在nav14通道的401位点上发生了取代,取代为一个折叠程度更高的不饱和氨基酸。河鲀的这些氨基酸是不与河鲀毒素结合的,从而也就不能对河鲀的钠通道造成影响。通过克隆调控豹纹东方鲀骨骼肌nav14通道表达的cdna,发现nav14通道区域1401位点处存在一个不饱和氨基酸,即天冬酰胺。通过基因工程把不饱和氨基酸移植到对河鲀毒素敏感的小鼠骨骼肌nav14通道处,移植的不饱和氨基酸的折叠程度越高,小鼠抵抗河鲀毒素的能力越强。当不饱和氨基酸的折叠程度大于取代位点氨基酸折叠程度的2500倍时,ic50(50na+通道发生阻断时河鲀毒素的浓度)提高至47μol\/l。

    一些生物对河鲀毒素的耐受性与其独特的钠离子通道结构有关。研究发现,3x10-6的河鲀毒素对arothron hispid等7种河鲀鱼肌肉的动作电位没有影响,而3x10-7的河鲀毒素却阻断了3种不含河鲀毒素的其他鱼的动作电位。河鲀毒素的结合位点位于钠离子通道内高度保守的成孔区域(p-loop),对河鲀毒素敏感的钠离子通道(ttx-sensitivena+channel)在该区域有与ttx高度亲和的芳香性氨基酸。如果该区出现由芳香性氨基酸向非芳香性氨基酸的氨基酸置换,就会显着影响其与ttx结合的灵敏度,从而使钠离子通道成为抗河鲀毒素的钠离子通道(ttx-resistantna+channel)。通过对河鲀鱼(fugu pardalis)骨骼肌nav14通道的cdna基因序列图谱的研究发现,通道的结构域i的成孔区域的401位置包含有一个非芳香氨基酸,即天冬酰胺酸,而此位点发生的氨基酸置换可能与河鲀鱼对高浓度的ttx耐受有关。在捕食与防御的长期进化过程中,在北美西部,一些束带蛇对河鲀毒素也具备了一定的耐受力,而且,不同地区的束带蛇对河鲀毒素的耐受力也有明显差异。对这些束带蛇的nav14通道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