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喜欢过。以前你大姑、大伯和二伯上学,我就喜欢跟在他们后面,后来他们一个个地参加了革命,我也想去,可你爷爷奶奶不准,说我太小……人家也确实也不要我。”
“我家没有田地,收入来源是你爷爷打猎和你奶奶摆摊,可以说,我家直到50年搬到这里才定居下来,也从那个时候才开始种地。那时候你已经八岁,应该有些记忆。”
秦淦西一回想,还真是这样。
从记事起,他们家就一直在迁徙,每到一地就停一段时间,长的四五个月,短的六七天。
家里只有小弟是在这栋屋子里生的,其他妹妹都是路途中所生。
随后,他问道:“我们家有大姑、大伯和二伯?他们都在哪里?”
“我们也不知道。34年8月的时候,你大姑和大伯跑回来,说要我们离开那里,到山里躲一躲,我们去躲了,后来知道他们都走了,朝这边走的,所以你爷爷奶奶带着我也朝这边走,试图追上他们,可哪里追得上?走了半年,得知他们四五个月前就离开了,一路上都在死人。来到这里后,得知在江边打了一次大仗,死的人更多,于是你爷爷决定不追了,这才完全定居下来。”
那还真没有八年。
忽然间,秦淦西发现秦励国很健谈,而且讲话条理清晰,不由得问道:“爸,你今天说的话很多啊,以前怎么都是沉默寡言?”
“你要我说什么?又有什么好说的?”
秦淦西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过一会后问道:“能不能登报找他们?”
“能这样做吗?”
“我好像看到报纸上有寻人启事。就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看到我们这里的报纸。”
“也许他们不在了。不过这事要问你爷爷奶奶,得由他们决定,我明天去问问他们……欸,你还没告诉我,我这辈子能不能当工人呢。”
“肯定能。买都要帮你买一个。”
何娟走过来,“淦西,你想帮你爸买什么?”
“我爸想去上班,我说买也要给他买个指标。”
“励国,这事你不要急,我也要注意的。市里距离这里不远,今后回来也方便。”
“爸、妈,我也托人在那里打探,只要有机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