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粮食够她吃很久,再加上空间里还有七十多斤黄豆、一百多斤粟米、两百多斤小麦,她暂时可以不用冒着风险囤粮。
她今日来来回回跑了几家粮铺,虽然很小心翼翼,但已经有人盯上她,万事小心为好。
苏夏现在愁的是要怎样才能把从苏家拿走的两百多斤麦子磨成面粉,买个石磨肯定是不现实,毕竟石磨太大,她没有板车或牛车,根本搬不走。
镇上一定有替人磨面粉的铺子,只是她还没有找到,苏夏打算一会儿买东西时再找人打听一下。
她思索一番后便进了一家杂货铺,想要买盐。
好在铺子里人少,苏夏一溜烟就走到掌柜的面前,“掌柜的,我今日出来得匆忙,没有带户籍,你看”
苏夏说话间,直接拿出一块碎银子偷偷给掌柜的看。
掌柜的一愣,听见她没带户籍本不想搭理她,但是她手里的银子实在是有点多。
他看了眼四周,见无人关注着他们,开口问:“你要买多少?”
苏夏一听有戏,“我想买五十斤粗盐!”
说着,她又把自己背篓放在前面,压低声音,“我这个背篓最多能装一百斤,要是能买一百斤更好。”
粗盐价格已经涨到八十文一斤,细盐更贵,要六百文一斤,苏夏心想,她还不如自己买粗盐提纯,省得中间商赚差价。
但是她不拿户籍出来,掌柜冒着风险卖盐给她,她必定是要给些好处的。
或许是因为这几日粮食和盐都限购的缘故,有些百姓都担心以后买不到粮食,这两日囤货的人倒是挺多。
但掌柜的一听她竟然要买一百斤粗盐,还是吓了一跳。
别家都是最多买十斤,这位小兄弟竟然要买一百斤,这可是十户人的额度,不是小数目,要是被官府发现,是要坐牢的。
他一脸为难,“这”卖一百斤,意味着他要改前面客人的订单,还是挺头疼。
很快,掌柜的便一脸笑意看着苏夏,“你要买也可以,但是你没有户籍,价格可就没这么便宜,至少也是这个数”掌柜的伸出两只手,比划一通。
苏夏了然,原本八十文一斤,现在要卖她八十五文一斤。
一斤粗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