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了出来,清了清嗓子说道:“嬴政公子,话虽如此,但外交谈判耗时良久,战机稍纵即逝,等您的外交计策起效,赵国说不定早已加强防备,那时再进攻,难度岂不是更大?”
嬴政看向这位大臣,目光平和却充满说服力:“这位大人有所不知,外交谈判虽需时间,但在此期间,我大秦可暗中整军备战。一旦外交成功,赵国孤立无援,我军便能以雷霆之势出击;即便外交不成,我军也已准备充分,进攻亦有胜算。如此,方能做到进退有据。”
又有大臣提出异议:“可派遣使者,耗费人力物力,若一无所获,这损失谁来承担?”
嬴政神色坚定:“为了秦国的长远安稳,些许耗费不足为惧。若因惧怕这点损失而贸然进攻,陷入多国纷争,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此时,一直沉默的吕不韦缓缓站了出来,他目光沉稳,扫视一圈朝堂,而后对着庄襄王拱手说道:“大王,臣以为嬴政公子所言极是。如今秦国虽强,但天下局势微妙,不可轻举妄动。外交手段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实乃上策。且如嬴政公子所说,外交期间我军亦可备战,此乃万全之策。若此时贸然进攻赵国,引发诸国合纵,秦国恐陷入万难之地。”
成蟜闻言,脸色一沉,反驳道:“吕不韦大人,您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秦国锐士何时怕过战斗?”
吕不韦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公子成蟜,老臣并非怯战,而是为秦国长远考虑。战争并非只靠勇猛,更需谋略。嬴政公子的策略,兼顾了眼前与长远,不失为良策。”
庄襄王听完各方言论,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良久,他缓缓开口:“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嬴政公子的外交之策,确能避免秦国陷入不必要的纷争,从长计议不失为稳妥之举。然成蟜所言,我大秦锐士英勇善战,主动出击,扩大版图,亦是振奋人心。这战与不战,着实令寡人难以抉择。战,则恐引发诸国合纵,陷秦国于危难;不战,又恐错失良机,遭他国小觑。”
朝堂上众人听了,有的微微点头,似在思考嬴政话语中的道理;有的则依旧面无表情,立场坚定。
嬴政虽心中疑惑为何成蟜及部分大臣对自己的观点如此强烈反对,但并未多想,只当是策略之争。然而,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