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可借鉴此例,让众人知晓变革的决心不可动摇。”
嬴政眼前一亮,拍手称赞道:“先生此计甚妙!既能减少变革的阻力,又能壮大支持变革的力量。但在选拔贤能之士方面,具体该如何操作,还望先生详细说明。”
李斯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缓缓说道:“选拔贤能,首先要明确选拔标准。品德、才能缺一不可。考试内容可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全面考察诸子学说、律法、时务等知识,从儒家的仁爱思想到法家的严苛律法,从当下的民生问题到时局的战略分析,都涵盖其中;面试则着重观察其应变能力、治理理念,设置各种实际场景,看其如何应对。举荐之人,需详细说明被举荐者的才能和品德,若举荐失当,举荐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嬴政微微皱眉,提出疑问:“那如何确保举荐者不会因私情而举荐无能之辈?”
李斯回答道:“可建立举荐监督机制,若被举荐者在任职期间出现重大失误,或经核查发现其才能与举荐所言不符,不仅要惩处被举荐者,举荐者也要受到降职、罚款等处罚。同时,鼓励民众举报不实举荐,若举报属实,给予举报人一定的奖励,在市井间张贴告示宣扬举报者的正义之举。并且,可设立专门的审核机构,对举荐上来的人才进行全面审查,从多个角度评估其是否真正符合要求。比如,让被举荐者在特定场景中处理实际政务,观察其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看其能否迅速做出合理决策,以及高效执行任务。”
嬴政接着问:“对于那些出身低微却有大才之人,如何确保他们能脱颖而出?毕竟,他们可能缺乏人脉与资源,难以获得举荐。”
李斯目光炯炯,说道:“这就需要我们广开渠道,主动发掘人才。可在各郡县张贴醒目的告示,用激昂的文字鼓励有才者自荐。同时,派遣专员到各地考察,深入民间,走进乡村、集市,寻找那些被埋没的贤能。对于自荐和考察来的人才,同样通过严格的考试和面试筛选,只要他们有真才实学,就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如此,方能让天下有才之士皆为秦国所用。”
嬴政双手抱胸,继续追问:“秦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土地分配不均,商业发展受限,先生认为该如何解决?”
李斯不假思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