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变革带来的好处,再逐步推进。”
庄襄王微微点头,突然话锋一转:“若李斯在推行过程中,与其他大臣产生严重分歧,甚至引发朝堂动荡,你会如何抉择?”
嬴政目光坚定,毫不犹豫地说:“父王,儿臣会先让双方冷静下来,详细了解分歧所在。若李斯的主张确实有利于秦国,儿臣定会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全力支持他。同时,儿臣也会努力协调各方关系,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调解者,寻找平衡之法,化解矛盾。但如果他的做法过于激进,可能危及秦国稳定,儿臣也会及时劝阻,以秦国的安稳发展为重,毕竟秦国的长治久安才是重中之重。”
庄襄王站起身,缓缓走到窗边,双手背在身后,凝视着窗外的景色,陷入了沉思。嬴政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看着庄襄王的背影,大气都不敢出,书房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良久,庄襄王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嬴政,说道:“好吧,既然你如此信任他,本王便同意授予他官职。希望他能不负你我所望,为秦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嬴政欣喜若狂,激动得眼眶都微微泛红,连忙起身,“扑通” 一声跪地谢恩:“多谢父王!儿臣定当督促李斯,让他全心全意为秦国效力,不辜负父王的信任与期望。”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
庄襄王走上前,扶起嬴政,语重心长地说道:“不过,嬴政,你要记住,李斯此人虽有才华,但手段强硬。你要时刻关注他的动向,防止他做出不利于秦国的事情。” 庄襄王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仿佛在提醒嬴政,不要被李斯的才华蒙蔽了双眼。
嬴政连忙点头,神色凝重地说:“儿臣明白,儿臣定会多加留意。李斯一心想要施展抱负,儿臣相信他会以秦国的利益为重。但儿臣也会谨记父王的教诲,不会掉以轻心,时刻保持警惕。”
庄襄王拍了拍嬴政的肩膀,说道:“去吧,尽快安排他入朝任职,本王期待他能给秦国带来新的气象。”
嬴政再次行礼,兴奋地退出书房。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李斯,脚步轻快得如同要飞起来一般。
嬴政离开后,庄襄王坐在书桌前,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深知,任用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