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父王,儿臣坚信李斯有此能力。从与他的交谈中,儿臣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不仅有雄才大略,还有应对复杂局面的智慧和勇气。他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棋手,早已洞悉变革路上的艰难险阻,并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儿臣愿与他携手并肩,共同跨越一切艰难险阻。”
庄襄王若有所思,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片刻后说道:“嗯,希望如此。你打算让他先从哪个职位做起?”
嬴政思索片刻,神色认真,语气坚定地说道:“父王,儿臣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可先让李斯担任儿臣的郎官。郎官负责侍从护卫,常伴儿臣左右,这样能让他近距离了解儿臣的行事风格与治国理念,也便于儿臣随时与他商讨政务。而且,郎官虽官职不高,但能参与诸多机要事务,可助李斯快速熟悉朝堂运作,熟悉秦国的政治格局与各方势力。以李斯的才华与能力,定能在郎官任上崭露头角,为日后承担更重要的职责积累宝贵经验。”
庄襄王微微颔首,脸上露出认可的神情:“这个安排倒也妥当。不过,你要记住,权力的赋予需谨慎。要让他明白,一切都应以秦国的利益为重。”
嬴政连忙说道:“儿臣明白,定会将父王的教诲一字不差地转达给李斯。他一心报国,定不会辜负父王的期望。”
庄襄王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探究,问道:“若李斯任职郎官,你觉得他首要任务应放在何处?”
嬴政不假思索地回答:“儿臣认为,他应先深入了解秦国朝堂各派系的势力分布与利益诉求。只有将这些摸得一清二楚,才能在后续的策略制定中,精准地把握局势,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就好比一位医者,只有先了解病人的病症,才能对症下药。”
庄襄王轻轻敲击着桌面,又问:“那面对朝堂上那些守旧势力的反对声音,你和李斯准备如何应对?”
嬴政神色严肃,挺直了腰杆,说道:“父王,我们会以理服人,向他们详细阐述变革对秦国的重要性与长远益处。我们会摆事实、讲道理,用详实的数据和成功的案例,让他们看到变革是秦国走向强大的必经之路。同时,我们也会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行变革,尽量减少对他们现有利益的冲击,先从一些小的、易于推行的改革措施入手,待看到成效,让他们切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