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办过食堂,方便医护与住院的患者,但后来发现,住院的患者基本上都是本厂的职工,再加上上头也出台过文件,减少职能重叠与架构臃肿。
轧钢厂的附属单位,只要是邻着的,全都取消了食堂,这中间就包括医院在内。
所以平时吃饭都是到轧钢厂里解决。
方别两人走下门诊大楼,接着朝着附属医院的后门走去。
这附属医院一共有两扇门,一扇前门,开在路边,周围群众看病都是走的这里。
至于另一扇后门则是直接在轧钢厂的院墙上开了一个口子。
至于原因,一是为了方便轧钢厂职工万一受伤,不用绕远路,能第一时间送到附属医院救治。
这第二嘛,自然就是方便附属医院的医护去食堂吃饭。
不多时,方别跟元雅就走到了后门门岗。
元雅在附属医院工作了也有好几年,门岗自然认得元雅,方别倒是新面孔。
不过元雅在给门岗说明情况之后,也给两人放了行。
这一过门岗,方别就能明显的感觉道建筑风格不一样了。
首先映入他眼帘是高耸的厂房,裸露在外的红砖墙上还刷着各种极具时代特色的标语。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咱们工人有力量,建设祖国响当当!”
方别走在路上,耳边时不时还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与机械的轰鸣。
就这样,他跟着元雅来到了食堂门口。
这会儿已经到了饭点,食堂里那叫一个人山人海,就十多个打饭的窗口都已经快排到门口了。
方别手里捏着饭盒,看向身旁的元雅:
“师父你先找个位置歇着,饭盒给我,我去给你打饭。”
徒弟给师父打饭,这种小事儿,根本不算啥。
要放在解放前,别说是给师父打饭,给师父做家务,帮师娘带孩子洗裤衩子都是常有的事。
不然想学手艺?
门儿都没有。
元雅也没拒绝,把饭盒递给方别之后,又从兜里掏出了两张饭票。
“厂里食堂吃饭都是凭票,你今天刚入职,就先用我的。”
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