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主母操劳而死,换亲后宠夫摆烂了 > 第36章 密信/体虚(1/3)
    景仁帝的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抑制不住的怒火,目光凝重地落在眼前的奏折上,良久不动。

    此时,宫廷大总管赢公公微微俯身而入,手中捧着两只密封的竹筒,说道:“陛下,伏剑司最新的密报到了。”

    景仁帝的目光从奏折上移开,投向他,“拿上来。”

    接过密封的竹筒,景仁帝小心地拆开,细致地阅读其中的内容。

    他紧蹙的眉头逐渐放松,展开。

    原来,靖安侯府的沈钧钰并无真正的反叛之意,他只是对那些皇亲国戚的胡作非为感到愤慨。

    如果他有多余的儿子,他定会立刻斩杀那个梁国舅!

    他已年至不惑,膝下有位太子,年仅十七岁。

    为了培养太子成为一位英明的君主,他特意召集了众多贤臣与大儒来教导,成果颇为显着。

    令人欣慰的是,沈钧钰与魏奉晖还牢记着四位被贬的同僚,尤其是沈钧钰,他对每位同僚的关照都细致入微,所赠之物各具特色。

    即便是对于体弱多病的俞成恭幼子,沈钧钰也考虑周全,特意准备了大量的奶糕以补其身体,这份细心远胜于魏奉晖单纯的银两。

    然而,当景仁帝阅读第二封密信时,他的眉头再次紧锁。

    他原本认为纪胤礼是个果断勇敢、武艺超群、具有军事才能的人。

    然而,他既投身于国舅门下,又向俞成恭赠送程仪,这种无私交的赠送,显然是别有用心。

    尽管景仁帝已将这四位年轻官员贬出京城,但他并未真正剥夺他们的官职,而是将他们分别派遣到东南西北各地,深入民间,体验民情,以锻炼他们的才能。

    身为朝廷重臣,尤其是那些接近天子的近臣,哪怕是在同等品级的官员中,一旦被调离京城,这在众人眼中,无疑等同于遭受贬谪。

    国舅固然有过失,但同样不乏功绩。

    若非如此,汴梁不仅会遭受灾难,更有可能引发叛乱之患。

    届时,影响的将不仅仅是汴梁一城,而是周边三州百姓遭受苦难,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这位纪胤礼,心怀勃勃野心,其心虽不至于被诛,但为人狡猾,诡计百出。

    相较之下,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