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赤色脊梁 > 第180章 补救(1/5)
    简阳目光落在桌上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上,心中陡然一动。

    地球或许会因某些人遭受创伤,但它不会因任何人而停止转动。古川亦是如此,社会进步乃是不可阻挡的必然潮流,他实在无需对此过度担忧与怀疑,只需竭尽全力去推动这进步的速度与成效便好。

    他寻思着,既然能与郝建国加强沟通交流,以促进工作顺利开展,那么将此思路拓展,与其他人也加强这般沟通,交换对各类事情的看法,增进相互了解,不也能推动古川整体工作的进展吗?简阳思索着这些,试图解开心中的一个结,一个深藏心底的心结。

    自来到古川,简阳便有意无意地与省委巩书记保持着一定距离,尽量减少工作之外的接触,就连工作上的正常汇报,他也下意识地选择减少。就像这次去昆明,两次途经省城,他都以行程安排紧张、时间来不及为由,过门不入。其实简阳心里明白,这个理由着实牵强。

    真实原因或许是那些流言蜚语在他心中产生了微妙影响;或许是彼此地位差距过大,让简阳感到诸多不便;又或许什么都不是,只是他自身受性格、环境、成长经历以及知识素养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书生意气过重,因而有了这种避嫌之举。

    单从个人层面而言,中国是一个极为推崇精神修养,注重民族气节以及个人品格中傲与谦、清与浊、上与下之分的国度。源远流长的几千年文化长河,对文人影响深远。他们或许会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仅有的一件御寒衣物,分给饥寒交迫之人,自己却在寒风中高歌前行;然而,他们却绝不愿接受他人的施舍,认为那是嗟来之食,会辱没读书人的名声,而从不考虑这是否出于善意,对大众或家人是否有益。所以,他们只愿做施舍者,绝不肯成为被施舍者。他们或许会极为谦逊地礼贤下士,但无论权贵出于何种动机,他们都绝不肯逢迎权贵。若对方不把面子给足,他们宁愿甘守寒舍,半步也不肯踏出。就像诸葛孔明,也要刘备三顾茅庐才肯出山。他们似乎从未思考过,自己读了这么多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当然,这或许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在接受过教育、有文化知识的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种特质,我们中肯地将其称之为“书生意气”。这个称呼既形象又有趣,至于它是褒是贬,那就因人而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