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时期,赵匡胤战功赫赫,曾担任禁军的最高长官,周世宗驾崩后,七岁的皇子继位,太后垂帘听政。
第二年,赵匡胤率大军北上抵御辽国时,半路发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出征大军随即返回,包围了皇城,柴家孤儿寡母被迫禅让皇位。
赵匡胤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宋,这属于标准的谋朝篡位。
赵匡胤得位不正,民间议论纷纷,为了平复民怨,他并没有对柴家赶尽杀绝,赐柴家免死金牌,王爵爵位以及封地。
赵匡胤在太庙立下祖训,“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柴进是后周皇族后裔,正是因为种种优待政策他才敢收留朝廷罪犯,至于他在汴京附近扶持一批匪寇想干什么,这几乎是和尚脑袋上的虱子了。
土匪干的都是无本买卖,哪有赔本的?可柴进就一直在赔钱。
除开最初给王伦十万两做为启动资金外,王伦每年仍然不断伸手向他要钱。
若是水寨规模变大了,发展真的需要银钱,柴进自然不会吝啬,反而还会大力支持。
可事实并非如此,水寨的势力并没有变大,梁山每半年就会送一批账目过来,全是开销花费,至于劫掠收获王伦只字不提,王伦明显是想把柴进当成冤大头的。
而柴进这次就是想让林冲去掌管水寨兵马,然后再慢慢换掉王伦。
柴进想了很多,他想扶持一个反朝廷势力,他知道林冲本事了得,日后肯定会带着梁山闯出偌大的名头。
到那时他再出面振臂一呼,五湖四海的英雄好汉从者如云,直接光复他们柴家的江山,每每想到得意处,柴进都面带春风。
只是时机未到之前,他一定要藏于幕后才行,他可是根正苗红的大周后裔,肩上的担子很重的,不能轻易寄了。
庄上人多眼杂,所以柴进生怕多留林冲一刻,以后就会多一分暴露自己的危险,他这才急吼吼地将林冲送走了。
柴进的想法是好的,只是王伦会让林冲轻易上山吗?他与林冲是什么关系?两面之缘而已,林冲不愿涉险的性格,会拿九族的生死替他卖命吗?
该想到的柴进没有一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