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杂念:
“以前的都不重要了,以后假如回得去再想吧。”
六厌书肆。
这是一家陈旧的小店,招牌也是简单木刻的。
约10平方的小地方拥挤地排列着书柜。
老板坐在一张椅子上捧着一卷线装书看着,对进来的二人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又低下头去。
“你们这有没有邻荒镇的地志史料,包括荒林、阳荒林的变迁,还有易家军的真实记载?”
齐述开门见山地问道。
书斋老板这才重新抬起头,打量了一眼二人的穿着打扮,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道:
“自是有的,还很多,有王庸大儒修撰的《镇边录》。”
“也有民间读书人编写的一些介绍文章,还有轻狂书生改编的野记。”
“全都要一份,帮我分一下,哪些是实际记载,哪些是野记。”
齐述豪爽道:
“多少钱?”
“比较有信力的约莫有个10几本,二位稍待片刻,容我找找”
“《镇边录》贵一些,要200两银子,其他的收录书籍整本算你30两银子一份,野记就多了”
书斋老板迟疑地道。
“全都要,找出来要多久?”
齐述边问着,边掏出了金票。
书斋老板双眼一亮,立马道:
“立马就好,我这就去找。”
不一会儿,书斋老板抱着一大摞书卷纸张过来:
“《镇边录》200两,收录正记13本,390两,还有野记31份,算你150两,一共740两。”
“不错,给你。”
齐述干脆地递过一张千两的银票,随即好似刚想起似的,随意问道:
“哦,对了,少儿启蒙识字的本子有没有,适合教3岁顽童的?”
书斋老板并未怀疑,开心道:
“有有有,3岁的话,《严氏蒙读》比较好,简单易学。”
齐述问道:
“要一份,再给我来一份难学的,但要全面一些的,本公子得先挫一挫他的锐气!”
他每一个行为,都不忘打上补丁,让一旁的方燕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