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天天都要辛苦劳作,不吃点好的补补可不行!”
就这样,两人一路上有说有笑,不知不觉间,她们已经到了镇上。
众人都下了车,跟赶车的社员约好了回去的时间,知青们就都朝着邮局得方向走去。
邮局和供销社离的不远,到了邮局,李诗意就和他们分道扬镳,独自带着娃去了供销社。
来到供销社,买了做被罩用的土布和十分具有年代气息的粉色印花床单,又买了蜡烛手电筒。
没办法,谁让这时候她们村子还没通电呢。
因为是贫困地区,又是山区,她记得农村通电都是九十年代的事了。
想到这个,李诗意头疼,等到改革开放,她一定要带着孩子去省城甚至京沪这种大城市生活。
不然,蜗居在这里,就连电灯都还要等个二十年才有。
三个孩子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眼睛滴溜溜地四处张望,这可是他们第一次来到镇上呢。
供销社里面的商品对于他们来说那叫一个五花八门,一个个透明的玻璃展柜整齐排列着。
香喷喷的鸡蛋糕,颗颗饱满的炒瓜子,江米条则像是一根根金黄酥脆的小棍子
看到这满满当当的零食柜子,三个孩子的目光瞬间被牢牢吸引住了,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直勾勾地盯着那些零嘴。
站在一旁的李诗意见状,心里一阵柔软。
她想,反正自己如今手头宽裕,也不在乎多花点钱,便又称了一些鸡蛋糕和江米条。
毕竟,这样的零食对于孩子们来说可真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
三个孩子紧紧围在售货员身旁,聚精会神地看着他熟练地给鸡蛋糕和江米条称重,那模样简直比学生上课还要认真。
在这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能有这样的零食已经算是非常奢侈的享受了。
上次买回家的鸡蛋糕,李诗意分了一半给大哥家,结果剩下的那些没几天功夫就被孩子们一扫而光。
等把需要采购的东西都置办齐全后,时间不知不觉已快到中午时分。
李诗意低头看了看身边三个满脸期待的小家伙,心中一动,当即决定带他们去国营饭店好好吃上一顿午餐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