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已经青史留名了。”
永安京很快就派来了三司使,廷尉司和刑部商量了半日,最后一个人都未派,反倒传信给了昭阳,着陪都廷尉司卿廖安海和代任刑部尚书一职的罗绍,替永安京出面。
而代替御史中丞的,果真是已然青史留名的沈重。
三司会审,审的又是当朝大皇子,诸多禁忌,本该隐秘进行,可大殿下定要百里相等人旁听。
廖安海勃然大怒,并不肯,“百里相这等野蛮人,若是发了狂,在公堂上大杀特杀,劫了人走,我们岂不是都当了替死鬼。不可,一定不可!”
本打算用侯府车马送江风启往刑部去的宋莫浔听了这话,接口道:
“廖大人说这话真是可笑,试问陪都之内,还有谁能拦得住百里姑娘吗?若是百里姑娘想杀了你,难道还用她亲自到公堂吗?”
廖安海听了这话,缩了缩脖子,探头探脑地问道:“百里姑娘现在在哪里?”
“廖大人怕什么?”宋莫浔此时牵了马出来,白驹不耐烦地刨着地,鼻孔喷着热气。
廖安海瞪了他一眼。
没规矩的小侯爷,不对,这还不是小侯爷呢,就这么大的脾气。
自燕厉帝即位以来,便从未有任何案子需要三司会审。这破天荒的头一遭,审的居然还是皇室中人。
三司会审的规矩,刑部和廷尉司的老家伙们年纪大了,记不清楚,几乎全部忘记了。还是御史台新来的中丞,替大家回忆了一遍。
御史台监审,廷尉司审案,刑部量刑。
而这次阵仗颇大的三司会审,公堂便定在了刑部。
廖安海本还要再抢白宋莫浔几句,可一身红衣的百里相转了出来,他立刻就悻悻闭嘴,怕得几乎要立刻逃到刑部去。
主位上坐着罗绍,清晨起身太早,他连打了好几个呵欠。
江易寒一早便和他讲明了如何量刑,出乎他的意料,二皇子并不打算将大皇子置于死地,反倒再三叮嘱他一定要给大皇子留足余地,只消最后让他心甘情愿地北上回京即可。
罗绍兴味缺缺。
廖安海倒是很有气势:“堂下何人?”
“江风启。”
见百里相要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