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前厅。
那几个也来了找五丫去玩,就此各去忙了不提。
参加完满月宴,宾客都散了。
秦师伯又让钱大夫和高郎中再住一晚,明日再动身。
高郎中的师弟听说连夜逃走了,后面没有了踪迹。。。
师兄弟几个聊到,又是一阵唏嘘。
再说秦师伯和高郎中两人也有心叙旧,于是晚间就留下来了。
几个孩子也高兴不得了,还跟之前在放牧村一样住了。
第二日一早用毕早膳,高郎中便带着五丫先回了~
钱大夫家是马车,等吃过早中饭了再走。
五丫他们回去后,放牧村已经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了!
去年种的第二宿的麦子长成了~
在沈槐看来,跟现代的丰收季节,是完全没法儿比的,相比现代,产量太低了!
但是乡亲们全都高兴坏了:
长出来了,那就是续命的粮食!
意味着只要不懒、不闲着土地,土地就会给予回报,庄稼人就有了希望。
大家在田里忙碌着,一个个嘴都快咧到耳根了。
每个家里但凡三岁以上的,都在田里忙得热火朝天~
大些的,帮忙割麦子、捆麦子、搬麦子;小些的,捡麦穗、捉田鸡,好不热闹。
沈槐闻着大地和麦桔梗混合的清香,抬眼都是洋溢着喜悦的乡亲们。
莫名心里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
接下来,里长和高郎中又提醒大伙儿:
赶紧把根刨出堆一起,在田里烧掉再犁地、放水种下一宿的稻子。
到秋季,就再有一宿稻子收成~
乡亲们算下来,竟比丰收年还好些,家家户户高兴得像过年一般。
春去秋来,又迎来了秋收。
当月的集市日,里长提前抽出一天空,喊上高郎中和方丈一起去了集市。
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别的村!
第二日,各个村的里长都来了放牧村。
眼见为实后,连声感谢,又问了具体操作事宜,忙不迭的回去组织实施了。
因着之前是一年一宿,以前大伙儿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