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的紧,县令满脸堆笑给她道喜,还要给她行个礼,常絮晚忙拦住他。
“若非大人,我不可能有这乡君的封号,还请大人受絮晚一拜。”
说着给县令行礼。
外面围了很多看热闹的村民,常絮晚这波算是给足了县令面子。
李梦瑶也跟着一阵惊喜。
原本准备拖住常铭礼的话瞬间咽回去,还紧紧拉住他手。
常絮晚还悄悄给申公公递了个红包,这算是答谢费,也好等申公公回宫后为常家说几句好听话。
申公公很是满意。
按理说,申公公来常家读完诏书后就可以回去县城了,县令会给他安排食宿。
申公公却对常絮晚道,“不知能否尝尝乡君家的民宴?”
这是在给常家脸面。
常家哪能不愿意,常母立即招呼申公公进屋。
申公公正面看向常母时莫名感觉她有些眼熟,可想了半天也没想起在哪见过她?
便也就不想了,先进屋。
既然申公公要在常家吃饭,县令自然也要作陪,还有跟他们一起过来的官兵们也都留了下来。
常家屋小,容不下这么多人,得在院里摆桌。
且因留下吃饭的人很多,常母一个人肯定做不出足够的菜,就请了几个村里的婶子来帮忙。
常家这边的晚饭吃的宾客尽欢。
做饭时,李梦瑶也很有眼力劲的来厨房帮忙,常母看见她了,却因外面有很多贵客在,她也就没说什么。
而另外边。
与李梦瑶一起的主仆姓秦,老妇秦嬷嬷是秦夫人的陪嫁嬷嬷。
秦嬷嬷做晚饭时去门口倒淘米水也听见常家这边的热闹,出于好奇就过来看看。
这一看竟看见了申公公。
秦嬷嬷是京都人,自然认识申公公,顿时来了兴趣,就跟外面几个看热闹的村民打听常家是发生了啥事?
得知原委,连忙回家跟自家夫人聊八卦。
秦夫人自幼体弱,这几日一直缠绵病榻,才40几岁的人身材消瘦,面白如纸,还一脸皱纹。
这会儿她正靠着床板。
秦嬷嬷一进门就把从常家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