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元承和元岚走进举办宴会的大殿,已经到来的诸多大臣向二人问安。
“这京都的文武百官,很多我都快要叫不上名字了。”
“弟弟离家三年,很多老臣都告老还乡了。没关系,慢慢认识。我去那边一下,一会回来。”
元岚看到远处一位经常为自己在朝堂之上进言的大臣,便向那边走了过去。
“世伯。”
元承转头看到穆达从殿外走了进来。
“二殿下。”
穆达向元承行礼。
“世伯不必如此客气。”
“瘦了!带兵打仗的生活辛苦吧?”
“世伯,我觉得还好,可能也是很想念父皇、想念京都、更想念”
“婉央很好,不必担心。这几天忙完,赶紧去府上吃家常便饭。”
“那是自然,我还带回了边疆那边的好酒,留着和世伯不醉不归呢。”
“世伯。”
元岚和大臣说完话,也走了过来。
“大殿下。前几日送过来的笔墨和水彩颜料两位小女很是喜欢,再次替小女感谢殿下。”
“世伯客气了。你给的茶,也是上好的极品,我百喝不厌。”
“我和世伯说,改天去府上喝我带回来的酒,如果大哥有空,一同前往。”
“如果是喝酒,那必定是有空的。”
三人在大殿的左侧说着话,大殿右侧有成群的大臣们。
“依我看,这储位之争,最后穆大人支持谁,谁便是太子。”
“自然,穆大人可是圣上面前说得上话的红人。”
“穆家两位小姐,将来可是要许配给二位皇子的,这将来不论是谁成为储君,他都是国丈。”
“听说了吗?前几日大皇子殿下向穆大人求娶他家的大小姐。”
“我看,这事儿成不了。大皇子的出身连我这个小官都知道,穆大人怎么可能不知道。”
“别议论皇子的出身!嘘!小心隔墙有耳!”
“不久的将来肯定是要站队的,支持对人了,飞黄腾达;这要是支持错了,那就是万劫不复啊。”
几位大臣你一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