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轻抚着外孙寄来的家书,那熟悉的字迹在指尖摩挲,仿佛带着远方的温度。窗外,庭院里的桂花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洒下细碎的金黄,恰似岁月里散落的温馨记忆。如今,外孙已在异国他乡为学术梦想拼搏,家中的故事却依旧在时光的素笺上,蘸着亲情的墨,笔笔勾勒,续写新篇。
外孙留学深造期间,虽相隔重洋,却仿若从未离开家的怀抱。视频通话成了联结亲情的纽带,屏幕这头,林晓总是提前坐在沙发上,穿戴整齐,眼中满是期盼;女儿女婿也会放下手头的事,围坐一旁。那头,外孙兴奋地分享着实验室里的新突破、异国节日的奇风异俗,还有与导师同窗间的趣事。林晓听得入神,不时插话关心他的饮食起居,“孩子,那边饭菜合口味不?冬天冷,多穿点。” 每一句叮嘱都饱含深情,外孙笑着点头,眼中的思念与眷恋清晰可见。
逢年过节,家中更是弥漫着别样的温情。春节,大红的灯笼挂在门廊,福字倒贴寓意 “福到”,春联上的墨字苍劲有力,书写着对新年的祈愿。林晓和女儿在厨房忙碌,剁馅、包饺子,包进的不仅是鲜美馅料,更是团圆的热望。女婿则精心布置客厅,电视里播放着热闹的春晚,一家人围坐,虽缺了外孙,可空位前摆放的碗筷、视频通话里外孙的欢声笑语,让年味不减反增。中秋夜,庭院摆上圆桌,摆满月饼、石榴、葡萄,月光如水洒下,林晓对着镜头,给外孙讲述嫦娥奔月的传说,外孙望着同一轮明月,眼中泪光闪烁,那一刻,时空仿若凝缩,家的温暖跨越千山万水。
在外孙攻读博士学位的关键阶段,压力如山而至。实验屡次受挫,数据不尽人意,论文投稿也频频碰壁,他在深夜的异国宿舍里,对着电脑屏幕,满心沮丧。林晓似有心灵感应,打来电话,外孙听到外婆熟悉的声音,泪水决堤。林晓轻声安慰:“孩子,别怕,你想想小时候学走路,摔多少跤才站稳,这不过是人生新跤,咱爬起来再走。” 女儿女婿得知后,迅速联系国内的学术前辈,请教经验,收集资料,发邮件给外孙,帮他分析实验漏洞、论文问题,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技术上的支持。在家人的助力下,外孙重拾信心,咬牙坚持,最终攻克难题,学术成果在国际期刊发表,轰动学界。
学成归国,外孙怀揣着满溢的学识与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