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批军粮运送不过去之后,雍王便决定从汝州紧急调拨五万石军粮运送过去。”
陈昭接过严映雪递过来的热茶,抿了口,道:
“你是什么时候接到运送军粮的任务的?”
张弛微微一叹,开口说道:
“大人,我是在二月初八那天,于汝州接到了押送五万石军粮火速前往前线的命令。”
陈昭轻轻皱眉,疑惑地问道:
“为何不选择从威州出发呢?威州距离羊齿山更近,似乎更为便捷。”
张弛摇了摇头,解释道:
“大人有所不知,威州、鄚州、安州、博州这几年都遭遇了粮食歉收,情况颇为严峻。”
“尤其是离羊齿山最近的威州和鄚州,之前储存的军粮早已因战争消耗殆尽。”
“因此,从汝州运送军粮,虽然路途稍远,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却是最为合理的选择。”
“我们接到任务后,不敢有丝毫懈怠,连夜兼程,雍王也深知此次任务紧急,故而亲自押送这批军粮。”
陈昭点了点头,道:
“那你将运送军粮的具体路线给我画出来。”
张弛应声点头,拿起毛笔,在图纸上仔细勾勒:
“我们押送的队伍从汝州出发,先后经过了夙阳县、合安县、玉屏县,最后进入了安州。”
“在安州境内,我们又经过了鹤峰县、回莒县、长宁县。”
“在长宁县的宝象寺,我们逗留了两个晚上。”
陈昭闻言,眉头微皱,追问道:
“为何要在宝象寺逗留两晚?时间可是宝贵的。”
张弛叹了口气,解释道:
“一是因为那两日确实天降暴雨,道路泥泞难行;
“二是雍王想要礼佛,想借此机会讨好公主。”
“我们虽然心急如焚,但也不敢违抗雍王的命令。”
“况且当日也是天降暴雨,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件事倒也不能怪雍王。”
陈昭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又问道:
“然后呢?”
张弛继续说道:
“二月十九日,我们终于来到了安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