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可是李山鸣的长孙。
“等等。”
众人又提起了气,等待皇帝的吩咐。
“明合,重新糊名,给李山鸣看,加上这几人的卷子。”
这下所有人都觉得荒唐起来,李山鸣还能认不出自家孩子的笔迹?
可到底还是照做了。
李山鸣今日不当值,在家休沐,听到了传召,匆匆赶入宫中,等进来元煊已经刚好看完了全部试卷。
她抬手,将那压在最底下的名录重新拿起来,朱笔划去三个名字,只余下六人。
随着她的举动,崔耀有些拿不准元煊这是何意。
“李爱卿来了,先看这几张卷子,你觉得可取的拿出来,叫,崔太府揭名吧。”
李山鸣接过那十二张卷子,刚想要推辞,就看见刘文君冲他微微颔首。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事儿不可推辞,当即低下头查阅,不说话了。
很快他选出五张卷子,“臣以为这四张十分可取,另有一张,臣惭愧,一眼瞧出是小女拙作,只是臣不知是否是慈父之心的缘故,虽有些粗糙,竟也觉得比剩下这几人的好些。”
元煊定定瞧了一眼行礼答话的李山鸣,瞧得李山鸣要叩首谢罪之时,却倏地笑起来。
崔太傅揭开了糊名,那四张卷子中,三男一女,都在他取用的名单中。
没有李山鸣长孙的试卷。
他慢慢意识到了,这李山鸣……是个天才,也真是个书呆子。
“那你的长孙的试卷,你没认出来?”元煊含笑问道。
“认出来了,臣觉得,他的答卷还差些火候,他还年轻,不过十五岁,下一次再试吧。”
元葳蕤抬袖掩笑,一双秀目洌艳生辉,“诸位考官,可曾听见了?”
元煊垂眸提笔,声音不减笑意,“你哪里是什么慈父之心蒙了眼睛,我瞧着眼明心亮极了。”
“陛下!!”罗梵之喊了一声,汗如雨下,再说不出话来,只跪伏在地。
崔耀深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这骨头缝里都空乏得厉害,再没有支撑的道理,他几乎可以瞧见当年牵连全族和所有属下的鸿秋大案来。
君王一怒,伏尸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