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跨过官地拗口,远远望见田间到处都被深耕细铲。
上次见的那些荒芜,早已不复存在。
播种的春小麦已冒出嫩芽,有了一抹田间绿色。
远处几群人有的挥舞着锄头,有的搬运泥土,看样子是在修缮水渠。
几个身着官服的人,在一旁监督指导。
“走,过去看看。”
崇祯策马,沿着土路冲向下方田野。
远处注意到了这边人马,停下劳作观望,离得越来越近,有些庄户开始惊呼:
“是皇上,是皇上来了!”
“吁”
崇祯勒住缰绳,一锦衣卫赶紧上前牵住马匹,庄户们兴高采烈围了过来:
“草民拜见陛下!”
上次天子亲临过,不少人都认识他,全都山呼万岁。
“平身!”
“谢陛下!”
远处几个官员也快步走来,身穿三品官服那人,想必就是宋应星。
“臣宋应星拜见陛下!”
“爱卿免礼!”
见宋应星神采奕奕,身上沾了不少泥土,对于这种务实派皇帝自然喜欢。
忙快速下马,往前扶起宋应星。
“爱卿辛苦!”
“为君父分忧,乃臣之本分!”
“哈哈哈,爱卿来京十余日,朕公务繁忙未予召见,今日一见,朕心甚慰也。”
“臣惶恐,多谢陛下!”
宋应星一直都很纳闷,自己就是个举人,没事儿就喜欢捣鼓杂学。
亲自耕过地,制作过一些工科物件,对于圣贤书而言,更热衷于格物。
两年前老家衙门出现空缺,去了县学当教谕(教育局局长)。
结果一纸御令就调他入京,被授予工部侍郎衔,当上科学院副院。
从不入流到官居三品,可谓一步登天。
自己如何进入皇帝法眼,时至今日仍在诚惶诚恐之中,生怕辜负圣恩。
于是他到官地后,几天下来就走了个遍。
还按方正化所说划了一千亩试验地,近日又召集庄户兴修水利。
“宋爱卿,你觉得此处官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