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明1635 > 第93章 孟侯一型燧发枪(3/4)
改至90步,稍后再插上那套筒军刺试试搏杀效果!”

    “遵旨!”

    又通过几轮试射及插上套筒刺刀,对于二度改良版孟侯一型燧发枪,已了然于心。

    自毕懋康等人到京,崇祯就花了一番功夫。

    将原属工部、兵部、兵仗局火器厂全部进行重组,改由科学院管辖,统称大明制造局。

    毕懋康兼任制造局局正,还把王徵升成了科学院院正。

    回到大帐,崇祯望向在场诸人。

    “毕爱卿。”

    “臣在!”

    “爱卿改良此枪终得成果,朕赏银5千两以示嘉奖!”

    “陛下这”

    毕懋康错愕,听说以往赏赐都很抠,咋给自己这么多?

    “爱卿休要多虑,凡对大明有功者,朕绝不吝啬!”

    “臣多谢陛下!”

    毕懋康差点下跪领赏,猛然想起军中规矩,改为双手作揖。

    “崔安!”

    “奴婢在!”

    “你相助毕爱卿有功,赏银两千,你要再接再厉!”

    “奴婢感激涕零,谢皇爷恩典!”

    崔安也被列为科学院博士,最近风光无限,九十度拱手弯腰,态度很是卑谦。

    “凡对此枪有贡献者一律封赏,由二位下去自行做主吧。”

    “遵旨!”

    “毕爱卿,按制造局现有实力,此枪一月可产出几何?”

    “陛下,预计不低于一千五百支,待工匠再熟练些许,臣有信心实现两千支!”

    “嗯,这还不够,依朕看月产至少须五千以上,一万支都不嫌多,卿等放手去干!”

    毕懋康崔安一愣。

    尽管整合后制造局实行了流水作业法,统一度量使配件实现互换,效率提高一倍不止。

    但工匠技术参差不齐,很多徭役也未如期服役,还真有点难办。

    “陛下,工匠数量甚少,臣”

    “此事简单,制造局需要革新,朕有办法促成大事!”

    “臣洗耳恭听!”

    毕懋康眼前一亮。

    每次与皇帝接触总会得到点拨,想来陛下胸有成竹,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