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明1635 > 第6章 民间疾苦(3/3)
链出示腰牌,守军一脸谄媚放行,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城门口煤车众多,等待士卒一一查验,阜成门被称为“走煤门”,看来史料所言非虚。

    终于出城,回望巍峨的阜成门,无比宏伟,华夏人民智慧令人惊叹。

    崇祯从来没在这个角度打量过,前世的秦天更无眼缘。

    此处将在三百多年后不复存在,万幸此刻,可以一睹雄姿。

    护城河几近干涸,周边并没有想象中的流民,内城这边必然要森严些,外城那方就不一定了。

    记得年前顺天府尹禀报过,建奴走后,流民再度汇集外城各门,达到十万之众。

    流民早已成为大明隐患,让他一度产生过矛盾心理,巴不得他们自生自灭。

    但想到临近年关,动了恻隐之心,命顺天府每日施粥,赏他们一口饭吃。

    如今拥有前世今生两个记忆,意识形态不一样了,那种人间惨景,估计只有亲眼目睹,才能真切体会到,便打算先回城时再看看流民。

    方正化前面带路,避开官道走得不算快,主要是为顾及崇祯的龙屁股。

    崇祯好多年没骑马了,有点不适应,看来得经常锻炼才行,将来还想上阵杀敌,没点功夫咋成?

    不多时,眼前渐渐有了一些破败小村落,沿途荒野成片,干枯野草一望无垠。

    只有临近沟渠一些地方,才有成群百姓,穿着破破烂烂,有气无力翻挖土地。

    与前世见过的春耕场景,完全天上地下。

    那些百姓大多面带菜色,看见马队经过,怯生生停止劳作,警惕地张望。

    当下早已立春,却仍旧干冷刺骨,正月期间仅下过一场小雪,很久没见到雨雪了,空气中全是阴冷。

    小冰河气候着实可恶,在大自然面前,人们是多么渺小。

    哪有什么田园春色,更没有所谓生机盎然,妥妥凄凉空旷。

    崇祯心中禁不住叹息: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