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崇祯八年八月二十三日。
一个后来载入《明实录》,还被无数正史、野史文档引用的特殊日子。
昨日傍晚,孙承宗内阁带着文武百官、朝廷勋戚、二十四监掌印,于北郊十里扎营等待。
那些羁押在信王府许久的王爷们,也终于见了次天日,要求换上盛装,在东厂监督下与百官同行。
天刚蒙蒙亮,一众人拔营收拾妥当,于官道上成排站立,恭敬地等着王师。
京师及周遭百姓早早走出家门,从北郊十里至京师德胜门沿线,呈现一片人声鼎沸。
沿途锦衣卫、东厂番子严密把守,城内巡城司、兵马司、顺天府巡逻队明显多于往日,在各主要大街来回维持秩序。
为迎接天子回朝,礼部忙活了好几天。
若非天子严令从简,非得按礼制前出三十里,再经历若干繁杂且无用的流程,那样恐怕又会累倒无数个柔弱文人。
约莫辰时两刻,李安邦率数十锦衣卫骑卒飞奔而至。
“启禀孙阁老,诸位大人,陛下御驾已距此不足五里!”
“有劳小将军!”
“阁老客气!”
李安邦一队禀报后勒马离去,孙承宗与各位迎驾人士,激动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视线范围内扬起烟尘,随着烟尘越来越近,人马身影渐渐清晰。
前方数百锦衣卫开道,离迎驾队伍十余丈外停步,然后一分为二,悉数站在官道两侧。
天子御驾出现了,崇祯一身龙袍,腰系天子剑,华盖龙旗前呼后拥。
那高高的战车,给人一种莫名压迫感,令人景仰且胸间窒息。
这就是天子威仪,一个从战场上下来的君王,凯旋归来展现出的王者霸气!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孙承宗领头,文武百官山呼万岁,
紧接着,周边百姓纷纷跪地,声音洪亮,一度响彻云霄。
“陛下口谕,平身!”
“谢陛下!”
王承恩扯着嗓子,崇祯由近而远扫视,人群黑压压一片,京师城墙若隐若现。
离开一个多月,仿佛经历半个世纪,抬起右手指着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