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陪张嫣聊天,晚上除开慈庆宫外,四个宫殿都有他的身影,忙得不亦乐乎。
国事忙,战事忙,内宫依然很忙,做皇帝,原本就是这样。
不过崇祯绝非沉浸温柔乡的主,这两日没处理其它政事,不代表他不关心大明,不心系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
为此专门抽出一个半天,去科学院考察。
科学院的进展令人满意,度量衡在毫米以下,增加了一个计量单位,王徵将其命名为“丝”,这倒与后世不谋而合,就当下精密物件制造而言,已经完全足够。
肥皂、香皂这类日常用品,已经发展出第二代,并不比21世纪逊色多少,起码纯天然无化学添加。
制造局扩大规模后,火铳与火炮产量上来了,毕懋康的孟侯二型燧发枪提上研制日程,孟侯一型三度改良版,也已正式全面量产。
王徵主攻蒸汽机研发,又获取不少心得,焦勖带领团队改良黑火药,性能有所提升,震天雷威力变得更大,崇祯以前提过的火柴,也已处于试验末期,不久就可问世。
《天工开物》一书上半册,先期刊印出五千份,已放于皇店书画专柜售卖。
总的来说,科学院一片欣欣向荣,上上下下科研氛围无比浓烈。
崇祯很欣慰,最令他高兴的,要数科学院按他以往提供的思路,集合全院之力,研制出的第一代热气球。
在宣府时就听说搞出来了,科学院进行过试飞及改良,目前已生产出四个样品,据说效果还勉强。
城内场地不适合展示,时间也不够,崇祯没办法目睹。
寻思一阵,忙命出征天津时全部带上,任何大杀器,战场才是最佳检验场,不禁对此物充满了无限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