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衙附近几条大街,没两下便血流成河,到处都是尸体与受伤人群。
木棍与镰刀哪干得过真刀真枪,对抗不到两刻钟,就变成了一边倒追杀戏码,那些煽风点火的白莲教徒,则趁乱悄悄溜号。
他们也不是真想攻进州衙,只为制造骚乱,一群蝼蚁死了还有更多蝼蚁,大明什么都缺,唯独不缺人。
随着夜幕降临,骚乱逐渐平息,只不过多处火势越烧越猛,差役与房主拼命灭火,却大多无济于事。
大街上走散孩童与受伤人群哭喊声不断,整个泰安城肃杀与凄凉之气交融,令人感觉就如世界末日。
孔贞运在临天黑时分视察了一圈,反贼太残暴了,若非都是一群乌合之众,钦差卫队加上2000京营兵还真无法收拾。
泰安城遭到破坏,民心极度不稳,未来一段时日都将严厉清查和打击反贼,孔贞运被活生生钉在了泰安城。
“报”
一行人刚回到州衙不久,晚饭都顾不上吃,北面军情再度传来。
“禀上差大人,泰山反贼已经退却,我军多有死伤,杨参将请求入城休整!”
“伤亡几何?”
朱大典有些心急,那可是他的直属部队,死一个就少一个。
“禀亚卿大人,小的离开时预计死伤三四百,反贼趁天黑主动撤军,我军不敢轻易追击,故伤亡应该未予扩大。”
听到此话,朱大典心中舒服多了。
按理一万多人攻打官军,伤亡不该这么低,看来反贼同样以引发乱局为主,也没那能力下死手,教众裹挟百姓,百姓大多患有夜盲症,天黑只能撤退。
朱大典转头望向孔贞运,等着钦差发话。
“朱侍郎直接安排便是,你是父母官,此等事不必征求本官。”
“多谢大人!”
朱大典正了正身,朝传令兵下令:
“回复杨御蕃,城内骚乱刚刚平息,不宜全军进城,把伤者送入城内,余者在外墙根扎营!”
“得令!”
杨御蕃作战勇猛,刘泽清叛逃时带兵拦截有功,只是最终没拦住,是他亲手把此人从游击提成参将,如此安排伤兵可及时得到救治,杨御蕃也不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