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下葬,也好让少将军的英灵早日安稳。
至于打捞遗骸一事,那汉水水流湍急,暗流涌动,凶险万分。
将士们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尝试,皆是难以打捞,实在是无能为力,故而未能将刘封的尸身打捞出来。”
诸葛亮说得言辞恳切,表情真挚,仿佛这一切就是千真万确的实情,让人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蒯越听了诸葛亮这一番说辞,心中暗自冷笑,只觉得他这是在强词夺理,不过是为了给刘备找个看似合理的借口罢了。
可他转念一想,反正一会儿刘封本人就要出现了,到那时,看他们又该如何自圆其说。
当下便也不再继续与诸葛亮纠缠,只是微微点头,算是对诸葛亮话的回应。
诸葛亮见蒯越、蒯祺都不再说话,便以为他们是被自己说得无言以对了。
当下他心中一喜,觉得时机正好,便继续开口向蒯越说道:
“蒯大人,此次少将军不幸遇难,吾主实乃痛心疾首,悲痛欲绝。
为了弥补主公这丧子之痛,还望荆州能为新野提供军械援助,并且赋予新野征兵的权力。
如此一来,也好让新野的兵力得以扩充,而这也是为了帮助荆州更好地抵御北方曹操的入侵,共同守护荆襄之地的安宁。”
诸葛亮说得振振有词,条理清晰,眼中透着一丝不容拒绝的意味。
他觉得这要求合情合理,蒯越应该不会拒绝才是。
蒯越闻言,先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却并未直接回应。
那笑容里透着几分戏谑。
蒯越心中暗道:
“等会儿刘封现身,看你这诸葛孔明又该如何自处!”
此刻他便也不置可否,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这信息差导致了诸葛亮与蒯越的判断出现了偏差。
毕竟诸葛亮刚刚归顺刘备,刘备出于种种考虑,并未将刘封尚在人世的消息告知他。
而这,才使得诸葛亮此刻还蒙在鼓里,只能一门心思地为刘备争取着 “补偿”。
诸葛亮看着蒯越那有些古怪的表情,下意识地觉得有些不对劲,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