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姐姐劝我出去走走,我想着她说的对,所以便出去了。”
姜如月根本没说过这话,她一直劝自己不要跟姜如曼计较,因为是自己拖累姜如曼,所以要对她诸多忍让。但方才姜如月主动揽下贤姐的名声,姜如年索性将计就计,将出去的由头归到她身上去。
“祖母,我没想到如曼会跟着我,而且她还带了人要教训我。您也知道,自我回来,她一直看我不顺眼,在府里没茬还找茬呢,见我去了金店,不分青红皂白的冤枉我偷您的银子去买首饰,还扬言要打死我。”
“齐王正好撞见了,这才救下我。原本道了谢就要回来的,但我被如曼吓着了,身子也一直不好,晕的走不动路,就被带去了齐王府。齐王身边有一高人,今天您也见到了,他说我面相好,还问了我的生辰八字,说是可以压得住齐王身上的邪气,后面的事您也知道了,事情就是这样。”
姜如年一副老实本分的样子,而且说起委屈的时候,眼眶微红却又倔强的模样和从前一模一样,姜老夫人也就没在质疑她的话。
她看着姜如年,长叹了一口气,“如年,家里姐妹有怨气你要包容,毕竟她们确实是受了你的拖累。其他的姐妹议亲艰难,你大姐姐就更难了,如果不是怀孕,差点就被休弃了。”
这话放在从前,姜如年肯定会难过的掉泪,认为自己拖累了家里。
可事后反过来想想,她刚开始传出和楚家订婚的时候,全家也不是没沾她的光。因为楚家,工部尚书主动和姜家议亲,两家官职相差甚远,二房受宠若惊,二夫人更是直言说是沾了姜如年的光。
但因当时姜如曼年纪小,只能两家大人先私下通气,等到了适婚的年纪就成亲。
后来楚家败了,尚书家的独子自然不可能娶她。姜如曼现在议亲受阻,难道不是因为她和婶娘眼高手低,非要攀高枝,人家不好以‘门不当户不对’来拒绝,便拿她和楚家来说事。
而她的大姐姐嫁人多年,一直无子,夫家早就扬言要休妻,反倒是因为楚家,姐姐没被休弃,平安的过到了现在,而且还身怀有孕。
姜家上下全都因楚家而得脸,凭什么楚家势弱之后,姜家的一切都要怪在她头上?
所有人怪罪她拖累全家,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