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这就足够了。”
贾环听着众人的评价,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自己的诗还有很多不足,但他并不后悔。
他写出了自己的心声,这就足够了。
“我……”贾环刚想说些什么,却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
“环儿这诗,虽然稚嫩,却也有一股清新之气。”一个低沉而威严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门口那人正是贾政。
他缓步走入,目光落在贾环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贾环连忙起身行礼,心中忐忑。
贾政一向对他严苛,今日不知会作何评价。
“环儿这诗,虽然稚嫩,却也有一股清新之气。”贾政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语气中听不出喜怒。
“只是,作诗之道,在于炼字炼句,在于意境营造,不可一味追求直白。”
贾环低着头,恭敬地听着,心中却有些沮丧。
他明白这个便宜老爹的意思,他的诗比起黛玉等人的作品,确实显得粗糙稚嫩。
他本想尝试突破,却似乎并未成功。
“老爷教训的是。”贾环低声应道。
贾政点点头,又看向众人:“今日诗会,以秋月为题,各位佳作迭出,甚是难得。”
他略微停顿,目光再次落在黛玉身上,“林姑娘的诗,意境深远,辞藻华丽,不愧是才女之名。”
黛玉起身行礼,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羞涩。
众人都纷纷附和,称赞黛玉的才情。
贾环站在一旁,看着黛玉被众人簇拥,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黛玉的才华远胜于他,但他并不甘心就此认输。
他偷偷看了一眼探春,探春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让他心中稍安。
他知道,至少还有人支持他,理解他。
“环儿,”李纨的声音响起,打断了贾环的思绪,“你也不必灰心,作诗之道,贵在坚持。你年纪尚小,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贾环感激地看向李纨,点点头:“多谢大嫂嫂教诲。”
诗社活动继续进行,众人又围绕着诗词展开讨论。
贾环默默地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