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希望。
他写的是一种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情感,写的是一种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意境。
他不知道自己的诗作能否被这个时代的人所接受,但他知道,他必须写出来,他必须将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屋内的气氛变得越来越凝重。李纨、探春、宝钗、香菱,都静静地看着贾环,她们都在等待着他的诗作,她们都在期待着他的表现。
终于,贾环停下了笔,他长舒了一口气,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芒,一种自信的光芒,一种坚定的光芒。
“我写好了。”他轻声说道,声音虽然不大,却充满了力量。
香菱迫不及待地凑上前来,想要看看贾环写了什么。
李纨和探春也投来了关注的目光。
只有宝钗,她的脸上依然带着淡淡的微笑,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贾环拿起自己的诗稿,清了清嗓子,缓缓地念道:“汽笛声声催人别,候机楼里泪涟涟……”
香菱愣住了,她从未听过这样的诗句,这样的意境,这样的情感,她转头看向贾环,眼中充满了疑惑。
李纨和探春也面面相觑,她们同样无法理解贾环的诗。
宝钗则微微一笑,说道:“环三爷这诗…倒是别具一格。”
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一丝不屑。
贾环并没有理会宝钗的嘲讽,他继续念道:“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香菱突然打断了他,她指着诗稿上的一个字,问道:“环三爷,这个字?”
贾环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香菱指着诗稿上的“候机楼”三个字,不解地问道:“环三爷,这‘候机楼’是何物?莫非是什么楼阁的名字?”
李纨和探春也投来疑惑的目光,她们也从未听过这个词。
贾环这才意识到,自己一时情急,竟写出了现代的词汇。
他略显尴尬地笑了笑,解释道:“这,这候机楼,便是一处送别之地的雅称。”
他含糊其辞,不敢多做解释,生怕露出更多的破绽。
然而,他的解释并没有让众人信服。